吴建民:中国—南亚智库论坛,为中国与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把脉
时间:2014/7/2 17:09:56|点击数:
近日,以“互联互通—构建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在论坛现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编辑部代丽、孙喜勤围绕会议主题采访了出席第二届“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的中国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前外交学院院长、前大使吴建民先生。
记者:在中国的周边战略中,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包括孟中缅印经济走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吴建民:我觉得现在在中国的周边战略中,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包括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的建设在我国的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首先,现在南亚人口快接近17亿人,中国人口13亿,中国与南亚人口加起来一共30亿,南亚地方的GDP总量很有限,不到三万亿美元,在全球占的比重很小,但人口比重占得很大,将来的市场也一定很大,所以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其次,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往人口多的地方转移。所以,南亚、东南亚潜力大;并且我们和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互补;同时我们产业转型需要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正好是我们的毗邻,所以说它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
记者 :在建设丝绸之路与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的过程中,如何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吴建民: “一路一带”和“两条走廊”都是一些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很好。提出了概念,就需要有内容,就是要坐实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坐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南亚国家要愿意与我们合作。当年毛主席给中国形象的描述——强大而可亲,我觉得我们要在“可亲”上做文章。印度大使冈萨维兹提到“军方和情报部门总要夸大外来威胁,他们是吃这个饭的”,在我看来全世界的军方和情报部门都要夸大外来威胁,他们是吃这个饭的。所以,如何合作与交流需要具体的点子,要循序渐进,减少对方的顾虑。
记者 :在建设丝绸之路与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的作用?
吴建民:我认为中国—南亚智库论坛的作用应该上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最早就是云南省社科院的专家提出来的,从1998年提出来到现在16年了,才是一个概念。就是说中国—南亚智库论坛要出新点子。我们不是闭门造车,各国学者可以一起沟通交流,消除分歧,每年都举办中国—南亚智库论坛是必要的。我们一定要搞联合研究,中国的年轻学者要多到南亚去,了解南亚国家实情,这样提出的点子,就能够落到实处。我们要跟南亚国家发展合作,要构建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必须十分了解南亚国家的需求。智库一定要深入研究,了解中国的需要,了解中国企业的需要,同时更要了解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需求。很多事情,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懂,中国现在强大,提出的方针政策,南亚国家会猜疑,所以我认为智库要在如何消除我们与南亚国家之间的猜疑上多做研究,为增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战略互信提出好的对策建议。
记者 :新丝绸之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如何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吴建民:新丝绸之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很好的概念,现在我们需要具体可操作的点子。我们要研究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这四个国家,它们各自的需求,缺什么,研究我们有什么长处,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南亚国家进行互补。这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合作,这样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比如说,南亚国家缺水泥,云南的水泥厂很多,我们可以合作,既可以拓宽我们的市场,又可以满足南亚国家的需求。同时我们要多研究目前我们合作的困难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难,怎么克服这个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多做研究多动脑子,想想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 :云南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呢?
吴建民:云南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多样性优势这些都非常明显。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地发挥云南的优势?如果有阻力的话,什么是阻力?以前我们被国内政策给卡死了,现在我们云南一定要利用好国家新一轮改革政策,要多向国家提意见,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我们三十多年改革开放靠的就是打破僵硬的计划经济,给各地区放一点自主权,各地区就发展就起来了。云南现在还得要权。智库作为政府的研究机构,要多做研究,多发声音,提出更好的意见建议。再者,我们和南亚国家缺乏沟通,南亚国家对中国缺乏了解,我们现在提出的很多政策方针不能深入人心,南亚国家都不积极响应,会猜疑 “中国人想干嘛呀?又想控制我了。”但是,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就可以搭建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什么分歧,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协商解决,然后作为智库的对策建议提交给政府。
记者 :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人文交流的作用呢?
吴建民: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过程中人文的交流很重要。我的基本观点是“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该地方的气候、人文环境、教育都密切相关,我认为中国在建设新丝绸之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过程中人文方面的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比如说阿萨姆地区的饮食文化和云南的饮食文化有好多相似之处,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做些交流,但是现在这方面的交流基本没有。历史上我们与阿萨姆有很多文化方面的交流,现在,我们更应该拓宽我们在人文交流方面的渠道,通过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解与互信,加强合作与交流。从而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怀疑感就会减少,亲近感会增加,这就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人文交流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要潜心研究,我们学着要多到阿萨姆实地调研历史上云南是如何与阿萨姆合作与交流的,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合作与交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记者 :新丝绸之路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吴建民:新丝绸之路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挑战,就是概念提出来,但这只是中国人的概念,对方没有积极响应,这就是挑战。我们这个概念的提出后面有很多善良的愿望,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怎么化解挑战、应对挑战,使挑战变成机遇,所以我们要多做这方面的研究,加强沟通与交流,增进互信与合作。
吴建民简介
吴建民(1939年3月30日-),江苏南京人,出生于重庆。中国资深外交官。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等职。现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
(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宣传组 代丽、孙喜勤供稿)
来源/作者:信息中心/代丽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