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嘉宾 王文华:十八大代表、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 李明泉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令人鼓舞的中国宣言;“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指针。
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号角。而文化强国强在何处?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如何持续迸发?会内会外,与会代表与专家学者共同关注。
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为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王文华:发展文化事业是惠及13亿人的文化民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举措。十八大报告响亮地喊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我认为要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还得打牢基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在见证文化大发展的同时,也感到当前基层文化人才仍比较短缺、年龄结构老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缺乏人才支撑;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滞后,设施设备欠缺,运营维护困难。建议切实保证基层文化站专职人员配备,同时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人人参与创新 多层次释放文化创造潜能
李明泉: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在何处?我认为应该是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文化竞争力都要强。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提法是非常精彩、精神、精准的。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难以发展。怎么增强?报告中也指出了路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制度释放,通过院团、出版、新闻、科研等单位的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产能释放,通过劳动者素质、生产方式、生产管理、生产营销等多方面生产要素的提高与改进,扩大文化产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这是环境释放,强调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学术上“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这样的环境才能有不同探索、不同声音,才能推陈出新。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这是参与性释放,狭义的舞台是指为社区、机关、校园、军营、企业等群众文化提供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舞台,广义的舞台则是指文化真正的创造者、创新者是人民群众,让人人参与创造创新,人人的潜能得到迸发释放。全民参与、全民创新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
四川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传统。我认为四川应该积极探索,形成制度、政策、人才、资金优势,成为创造才力的汇聚地;通过丰富的文化项目、文化资源吸引世界的资本、智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成为创造引力的汇聚地;让四川文化走出去,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成为创造张力的扩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