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这是对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浓缩和凝炼。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这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对关系”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这也是在民族工作中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共性是普遍性,个性是特殊性,世界上的事物没有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也没有离开普遍性的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就是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有同无异,没必要强调共同性;有异无同,形成不了共同性。离开了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从谈起。忽略了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做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对关系”中,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管总的,对其他关系起着引领作用。这一重要论断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自从产生民族后,其发展和消亡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各民族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增强是总趋势,但是民族差异还将伴随社会主义各发展阶段,不会完全消失。因此,不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上把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作为民族工作重要原则,既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方法论的经验性总结和应用。只有立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牢记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二)维护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是前提、是根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多元一体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发展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以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名义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不顾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人为扩大、固化和强化差异性的倾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不相符。要教育引导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各民族都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共同当家作主、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共同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上每个民族都不能有任何差异。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着力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载体,搭建线上线下宣传教育阵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学校教育、行业规范、乡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之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格局,不断促进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三)差异性要服从和服务于共同性。各民族的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要尊重、包容差异性,但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是需要的,差异性丰富多彩,共同体才能展示出包容性和活力,但不能固化强化差异性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忽略民族差异性的倾向,与民族差异和差距尚存的客观事实不相符。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要在增进共同性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抢救和传承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好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抓好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在不断增进共同性的过程中,尊重好多元多样的各民族优秀文化,让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绽放异彩。
二、正确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在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就要丧失其功能。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体,各民族意识是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利益是共同的;各民族意识、各民族的具体利益是存在差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整体的、共同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各民族意识是局部的、居于从属地位,要坚持局部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同时整体利益也不能完全以牺牲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为代价,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所指范畴和内容皆不相同,可并存不悖,但有其先后顺序。从实践层面看,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要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者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属于一个民族,这是我们的名字,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姓,叫中华民族。这是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关系正确而生动的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是各民族在历史上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产物,是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侮、同赴国难的过程中荣辱与共、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产物。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奋斗史,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华民族利益和各民族利益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必然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大家好,小家才会好;中华民族大家庭好,各民族的小家庭才会好。中华各族儿女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华儿女。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关系正确而生动的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要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仅是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也是对各民族具体利益的有力保障。只有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才能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各去所偏,归于一是,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各民族增强“五个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是主从关系、不是平行关系。各民族意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何民族的本民族意识不能等同或凌驾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要人为取消民族特色、消除民族特点,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把各族儿女凝聚起来,团结起来,争取中华民族更大的实惠和各民族更多的共同利益。那种认为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是相互对立的观点是错误的。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各民族意识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意识。削弱和危害共同体意识的各民族意识,是指各民族意识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这样的因素不能固化和强化。同时,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大敌,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实践中必须坚决防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具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要正确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三、正确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我们今天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一)主干与枝叶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就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和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中华文化是整体,各民族文化是部分,中华文化包含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生命共同体,中华文化起着主流、支配、统帅和决定的作用,各民族文化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阐释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深层次逻辑关系。
(二)做强做大作为主干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之源、团结之根、和睦之魂,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扎根的沃土,为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养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壮大中华文化,就必须保护好、弘扬好、发展好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引领各民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自信,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创建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积极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创新发展,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激活各民族文化活力,促进各民族文化创新交融,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包容尊重作为枝叶的各民族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这不仅仅是因为各民族优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还是因为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在价值观上的相通相同相近。中华文化经历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积累、递进、融合,建构起中华文明的参天大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交相辉映、兼收并蓄、互鉴融通。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国各民族共创、共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将各民族凝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已经融入各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性时,要引导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各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百花齐放。同时要坚决防止“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这两种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错误倾向。要保护、抢救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包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经得起历史检验、各族人民认可、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文化,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四、正确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化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决定精神,意识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换个角度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有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把发挥好各族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解决好各民族群众物质方面的问题,又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既要解决好富“口袋”问题,也要解决好富“脑袋”问题,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
(二)锲而不舍地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物质问题“管肚子”,精神问题“管脑子”,二者皆要通过改革发展方能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需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改革发展工作的“纲”,贯穿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千年绝对贫困问题,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出发,重视物质的基础性作用,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树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理念,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定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把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问题置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中统筹谋划、统筹推进,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增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的凝聚力,加快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各民族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三)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培育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但物质基础的夯实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精神层面的提升。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但不是“万能钥匙”。解决好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问题,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发展问题不仅是改革发展的单向度问题,更要从政治意义、精神层面上把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普惠性均等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不断满足民族地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要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五观五认同”教育,让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磅礴精神力量。同时,要高度重视民族领域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这一阵地,错误的思想就会占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民族领域的思想政治斗争,是我们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问题上斗争的前哨战,依然尖锐复杂,不能放松警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但同时敌对势力对民族地区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从未停止。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待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问题的风险和挑战。实践证明,只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就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就能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之,只要我们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确处理好“四对关系”,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就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伟力。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 杨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