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是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全会精神是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全会还系统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下来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坚持理论创新就是其中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成功密码,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理论创新史。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之所以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关键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党的事业不断克服困难、走向胜利和永葆生机活力的动力所在。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 杨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