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密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讲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时,以“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坚持中国道路”是成功密码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炼表达。
一脉相承的薪火相传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如果忽视本国国情,教条化地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又会扼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科学的态度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也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的理论内核。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掀开历史崭新的一页,同时也面临着极为艰巨的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究竟怎样才能探索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一百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再到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通过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我们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度,也是中国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贡献;既一脉相承,更推陈出新。
深植中国的实践创新
《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们更要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命运进行的规律性总结,又是全面把握大局大势基础上对“中国向何处去”作出的科学回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历史条件、性质、进程、最终目的以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展开了系统的论述,闪耀着科学的真理光芒,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实际,究竟如何开展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却是理论空白。中国开启了这一实践和理论空白的勇敢探索,中国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深植中国大地实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既不能照搬照抄国外,又不能纸上谈兵、囿于书本,而必须立足国情、把握时代特征,走自己的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并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初步表达了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982年,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之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打破了“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思想藩篱,开始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到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探索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确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导向;确保社会主义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广大劳动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作出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从这个最大国情实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一系列长达四十多年的因地制宜的成功实践,使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行动不断符合变化着的实际,不断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断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更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开拓奋进的理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在实践中奋力探索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摈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摸着石头过河”和“试点”的方式,以“杀开一条血路”和“要有一股闯劲”的气势,以“不争论”的实干,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关键,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关键,只有紧紧抓住这一首要的根本问题并加以解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动和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与毛泽东思想一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伟大精神财富和思想指南,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更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议》指出,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导着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历史昭示未来。《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坚持、发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回望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执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张睿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