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内涵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近百年历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百年的历史。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是德国,但马克思主义并非仅仅属于德国和西欧,它是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性的精神产品。所以,“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2页)可是,我们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主要是反映了西欧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反映了德国古典哲学哲学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反映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更多地吸收了法国社会主义的传统。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然产生一个民族化的问题。
恩格斯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并明确指出:“美国工人阶级的最终纲领,应该而且一定基本上同整个战斗的欧洲工人阶级现在所采用的纲领一样,同德美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一样。在这方面,这个党必须在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完全脱下它的外国服装,必须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它不能期待美国人向自己靠拢。它是少数,又是移自外域,因此,应当向绝大多数本地的美国人靠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94页)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转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发挥改造世界的功能。
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这一“移自外域”的理论“取得民族形式”,“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从而向中国人“靠拢”,成为中国人民认识历史、改造现实的思想武器。因此,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必然包含着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否则就难以中国化。所以,毛泽东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 534 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积极的思想资源,对之加以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在当前的讨论中,这种观点被一些学者归纳为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相对,一些学者又提出,用中国传统文化“化”马克思主义。其实,这是一种无原则的糊涂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让马克思主义去迎合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用中国传统文化“化”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空心化”,成为所谓的“儒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绝不是范畴的简单转换,把物质变为气、矛盾变为阴阳、规律变为理、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现实的问题上升为理论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解答,并在这个过程中用中国式的问题及其科学解答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粹,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之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取得民族形式”,“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落到实处,就离不开人民大众,需要大众化。
为此,就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所以,这是一个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性质与特点的重大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是少数文化贵族和社会精英的事情,而是人民大众追求民族解放、寻求自由个性的伟大社会变迁。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中国特性”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或者说中国化与大众化是密切相关、融为一体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命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牢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在当前尤为迫切、意义重大。
在国内外,一些人企图利用话语霸权,否定我们的党史、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现行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充分反映出话语权争夺的本质和斗争的尖锐性。我们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打造符合学术特点的表达方式、表达语言,将其转化到各学科领域的话语体系之中,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植根于中国实践,发展体现中国实践、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梦想的理论框架,构建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话语体系。
中国话语来源于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也要诠释好中国实践。中国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话语体系又为总结中国经验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撑。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要让中国道路,尤其是中国梦想,作为核心话语,体现到各个学科研究领域,既用中国梦为话语体系赋予深刻的时代内涵,又通过各个学科的概念、范畴为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要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以中国特色学术语言妥善回应世界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根本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构建让本国和世界人民听得懂、能信服,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走上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
话语体系建设要追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与根脉,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充分彰显民族特色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着眼现实需要,梳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核心价值相一致的科学内涵和表达形式,使之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同时,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也要科学对待西方话语体系,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西方的基本概念、理论、范畴。
如对待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概念,应借鉴其有益成分,依据中国的文化基因和现实实践赋予其更加科学的内涵,使之扬弃升华,转化成我们的话语。总之,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为我所用。
四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世界未来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每一种哲学,它必然是一种历史性前提的产生。中国梦哲学原理的核心,是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轴心,实现条件就是“二个一百年”的奋斗过程。马克思曾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得出结论,我们的一切哲学条件,第一要素依然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如何改变,如果没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不会产生哲学条件的。哲学源于自由精神的社会实践,哲学更是建构民主与正义的社会基石。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泉。在深耕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同时,必须深耕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入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四个战略布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创造出引领世界未来发展的思想系统,为未来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