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现代化;现代化中国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
摘要:中国实质意义上的现代化道路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启的。7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现代化道路的初创期、曲折探索期、形成发展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四个发展阶段。现代化中国道路既不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苏联东欧现代化模式的照抄照搬,更不是对东亚现代化道路的简单复制。它的基本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现代化目标、民族复兴目标和理想社会目标的相互叠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优势以及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现代化中国道路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二分法的理论,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关于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因的理论,也是对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和突破。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现代化 现代化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
作者简介:王宗礼,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尽管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逐步踏上了现代化道路,但实质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从新中国的成立开始的。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带动了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深刻改变,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信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功实践,不仅表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而且也超越了许多既有的现成理论,实现了人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开始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总体上来说属于模仿和学习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现实可能,经过70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现代化中国道路已趋于成熟。总体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现代化中国道路的起始阶段(1949—1956年)
从现代化的一般进程来看,现代国家的建立,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现代化全面展开的重要政治前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早在1949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将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他说:“我们已经或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①1953年,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在这一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迅速地掀起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中心,我国开始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毛泽东向世人宣告: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的同时,迅速地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提供了现实可能性。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八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③。八大实际上还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初步实现工业化;第二步,再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见,党的八大不仅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且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两步走构想,标志着我国在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2.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曲折探索阶段(1957—1978年)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党就开始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④。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5}。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而且我们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全面。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我们党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是一条基本规律,提出通过计划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们党也开始了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思考和探索。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6}。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重申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零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7}这一时期,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可见,这一时期,我们党也始终将实现现代化作为我们党的一个基本目标。从1953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这个增长速度不但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而且与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相比也是快速的。{8}
3.现代化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978—2012年)
面对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挑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大幕。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 “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深刻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9}1979年1月,邓小平谈及科学研究和四个现代化、引进和创新的关系时,就提出要“搞出中国式的更好更新的东西”。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明确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0}邓小平认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1}从此,中国进入到了自觉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新阶段。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2}自党的十二大之后,我们党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探索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日益完善和发展。
4.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阶段(2012年—)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标志着现代化中国道路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宏伟蓝图。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引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国经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都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又根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和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安排,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踏上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现代化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这种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实行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相信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最有效率地实现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社会会自动地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三权分立、政党轮替、司法独立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政府作用受到严格限制。西方国家曾经认为他们走过的这种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二种现代化模式是东亚现代化模式。尽管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家和政治家从其自身国家利益和国际战略出发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兜售以他们的道路为蓝本的现代化“处方”,但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水土不服,很少有哪个国家完全模仿西方道路获得成功。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非西方国家一直徘徊在现代化的门槛之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进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国际战略的变化,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抓住了新技术革命和国际形势变化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东亚道路。这条道路的突出特点是威权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即强有力的政府甚至政治强人对现代化的强力推进,加上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的活力。很多现代化理论家由此断定这一道路是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三种模式,就是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曾经走过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尽管也使得苏联以及一些东欧国家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但社会现代化并没有随之实现。随着苏东剧变,宣告了这种模式的失败。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道路再启航。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既不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苏联现代化模式的照抄照搬,更不是东亚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中国道路,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无论是叫“中国模式”,还是叫“中国方案”,人们都无法否认这条道路鲜明的中国印记、中国特色。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主要包括:
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结合
西方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其现代化的动力是社会内部自我孕育成熟的,现代化的过程带有很强烈的自发性,国家和政府的作用被严格限制,奉行“管得越少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的自由主义原则。虽然东亚现代化的一条成功经验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政府发挥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威权体制其社会基础并不牢固,并且其作用大小往往与领导人的个人品质、个人能力有关。还有的国家现代化的推动力量来自于军方或知识分子阶层。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由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现代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直接推动者,是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中国现代化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担负起我国现代化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也集中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自觉地肩负起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党能够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不断地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大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进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从“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出,到“三步走”战略,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方略的提出,无不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坚强领导。从我国的国家制度来说,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国家制度基本框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又避免了“三权分立”“政党轮替”体制下常见的相互掣肘、相互倾轧、效率低下的弊端,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一代接着一代干,有力地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现代化目标、民族复兴目标和理想社会目标相互叠加融合
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并不仅仅是一般现代化的工业化、城市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单一目标。我们既要实现诸如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化的一般目标,还要把现代化的目标融入实现民族复兴和未来理想社会的目标当中,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具有多元性、复合型。因为实现民族振兴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的现代化也就理所当然地承载起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然具有强烈的自主性,我们不可能成为西方的附庸、也不可能只是成为其他国家的加工制造基地,而是要不懈地将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现代化的核心追求。我国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就必然成为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可见,我国现代化的目标也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目标有根本的区别,是现代化的一般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叠加融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基础。此后,我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化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我国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外交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能否定和抹杀的。这一时期,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正是在这一制度基础上,我国在40多年的时间中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书写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创造这一奇迹的“制度密码”。正如习近平所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3}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化中国道路的突出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模仿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制度。这一经济体制,对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集中力量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复杂化,这种经济体制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探索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入手,不断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又通过政府作用弥补了市场机制的失灵,既能极大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又能防止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对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5.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深厚动力
虽然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在探索现代化中国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遭遇了重大挫折。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从此,我国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深刻地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我国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以后,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各方面改革的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深厚动力。在深化改革的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也不断发展,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当前,尽管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战略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我国不断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不会有现代化中国道路。
三、现代化中国道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现代化理论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它是西欧社会科学界对工业革命以来西欧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作的一种理论解释,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由尚武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孔德)、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迪尔凯姆)、由社区向社会(滕尼斯)的转变过程。但真正形成一种现代化理论,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如何实现发展就成了摆在他们和国际社会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美国和西方国家从自己的国际战略和国家利益出发,试图把这些国家的发展纳入到西方主导的发展体系和国际秩序中,积极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现代化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以非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为对象的研究领域。这一理论既是对以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成功经验的一种总结,也是一种西方发达国家为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开的一副药方。但这样一种以西方国家为蓝本的现代化药方,并没有在非西方国家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在一些国家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经济长期停滞、社会两极分化等现象。这说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通往现代化的灵丹妙药。
正当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苦苦寻求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之际,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所开辟的现代化中国道路,则书写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长。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包括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58.52%,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在现代化的这些主要指标上,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并不是西方现代化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走出了一条完全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现成结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1.现代化中国道路超越了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二元对立理论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西方现代化理论家花了大量笔墨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进行了论述,如现代化理论的集大成者帕森斯提出了“模式变相理论”,认为任何社会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时,必然面临着五种类型的选择: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模式变相理论”揭示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两种对立的价值特征,被人们认为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其他一些现代化理论家也从多种角度分析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如认为传统社会的特征是农业生产为主、实行自然经济以及家族本位、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政治上的专制统治等等;而现代社会则被看成是工业经济、城市生活方式、文化世俗化、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政治上的权力分立和制约、政党轮替等。这种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二分法,割裂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多样性,把丰富的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看成是线性的发展过程,完全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而且,这一理论所谓的现代社会,完全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蓝本的,他们把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实际上看成是这些国家不断趋向西方化的过程,陷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现代化中国道路则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现代社会特征有机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继承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不是趋向于西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
2.现代化中国道路超越了现代化理论关于价值观和文化的西方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的论断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曾致力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仅出现在西方,而同时期的东方社会则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韦伯的答案是西方独有的新教伦理所孕育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与西方社会率先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之间有选择亲和性关系。由此,西方现代化理论就形成了一个核心判断,即认为价值观和文化的西方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但现代化中国道路并没有走价值观和文化西方化的道路,恰恰相反,我们走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现代化中国道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3.现代化中国道路超越了现代化理论的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萌芽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论证了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能够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分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尽可能减少政府干预。大卫·李嘉图则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通过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就能推进经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私有产权制度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只要建立了产权明晰的经济制度,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就会实现经济增长,而只要经济增长了,其他诸如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也就会或快或慢地实现。但中国的现代化则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现的,我们并没有搞私有化,也没有走西方式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而是创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可见,现代化中国道路完全突破了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窠臼。
4.现代化中国道路超越了现代化理论的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由专制政治形态向民主政治形态的转变过程。尽管不同研究视角的政治发展理论家对政治发展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政治发展理论家们几乎普遍把政治发展看成是社会现代化的政治后果,其目标是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而政治发展过程和衡量标准则主要体现在政治结构和功能的分化、政治体系能力的增强、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以及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在政治发展理论家看来,所谓的政治民主,就是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其核心是形成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为此,就必须实行竞争性的政党制度、议会制以及权力分立与制衡制度,而所谓的政治稳定,就是上述政治制度的持续运行过程。一些政治发展理论家还将趋向于西方的政治发展看成是“积极发展”,而把与之相反的发展称之为“消极发展”。很显然,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关于政治发展的目标与内容的表述,是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参照的,或者是研究者以西方政治发展经验为依据而提出的主观构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则打破了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神话。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也是我国现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制度基础。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制度,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结合,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事实证明,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与道路完全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充满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
5.现代化中国道路超越了人的现代化理论
人的现代化理论沿袭了马克斯·韦伯关于价值观和心理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观点,主张从“人”的视角来研究现代化,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美国社会学家因克尔斯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传统人与现代人一分为二,把包括乐于接受新观念、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守时和效能感等方面看成是现代人的特征,而把服从权威、受教育程度低、因循守旧等看成是传统人的特征。在他看来,学校教育、工厂经历以及大众传媒在人的现代化的养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毋庸讳言,英克尔斯的人的现代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的观念因素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有积极借鉴价值,但从整体上说,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本位的伦理价值观的基础上的,过分夸大了个人及其精神因素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而无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则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把物质利益原则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依靠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的首创精神,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正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及积极能动作用,才书写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可见,现代化中国道路既重视个体能动作用的发挥,更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张扬,超越了西方人的现代化理论个人本位的动力观。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0.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04.
③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62.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68.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6.
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⑦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75-01-21.
⑧梁柱.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成就不容抹杀[J].红旗文稿,2017(16).
⑨⑩{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162-163,149.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2-3.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