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高端访谈系列之素提攀教授访谈录
时间:2017/6/24 1:10:24|点击数: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素提攀教授访谈录
2017年6月13日,第五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期间,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余海秋副所长对泰国顶级智库朱拉隆功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朱拉隆功大学全球网络研究中心主席素提攀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主要就推进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与深化滇泰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余海秋:上个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会,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高峰会再次强调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的建设倡议,请问泰国对此有何反响与看法?
素提攀:对于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泰方始终持积极的支持立场。尽管巴育总理此次未能参与高峰会,但巴育政府通过多种公开渠道,明确表态将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程。这是泰国官产学各界的普遍共识,要积极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泰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发展规划,其中的核心思路与一带一路高度契合,都希望通过创新提升产业结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要素分配,通过对外开放融入区域化与全球化。泰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瓶颈期,如果仅靠泰国自力更生,很难有效应对目前的诸多发展难题,特别是老龄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高新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等。一带一路特别是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将为泰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机遇,在资本、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协助泰国突破发展瓶颈。
余海秋:在您看来,中泰两国应如何共同推进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
素提攀:从目前来看,中泰两国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第一是加强智库跨国联合研究,为两国政府的政策对接建言献策。中泰两国政府高层有合作共识,但要从想法和说法,具体落实到做法,还有很多的具体工作和具体问题要解决。如果仅靠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将会面临诸多问题,包括体制机制僵化、人力储备不足、专业化水平较低等,有可能影响甚至拖延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的建设进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