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薛福岐:中俄“一带一路”合作稳步推进

时间:2017/5/17 9:52:02|点击数: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俄罗斯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2015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俄方在声明中表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支持俄方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谈判。中俄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既有双边合作,也有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对接合作。

  务实合作稳步展开

  2015年5月8日的联合声明,表明了双方从战略和长远角度对“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的规划。这同时也说明,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2015年5月中俄联合声明的签署,俄罗斯已经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原则立场。概括而言,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排除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第二,通过谈判签署非特惠经济贸易合作协定,对投资、技术规范以及海关监管等问题做出详细规定;第三,借助中国的投资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合作。

  目前,中俄双边领域的务实合作正在稳定推进。“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正在按计划施工,预计2018年开始向中国供气。在火箭发动机、卫星导航及深空探测等方面的合作也已经启动,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合作在进行之中,核能、电力、化工、农业、矿产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在进一步推进。在投资合作领域,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与俄储蓄银行、外经银行、外贸银行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支持中俄经贸合作项目及俄远东地区发展。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持续进行。此外,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合作,也可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新亮点。

  对接轮廓显现

  2016年,最高欧亚经济理事会(元首级)通过了与中方正式启动谈判的决议,这标志着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元首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问题上形成共识,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质性一步。

  2017年3月,欧亚经济委员会提出了对接框架下的基础设施优先项目清单。目前,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拿出项目遴选标准。联盟成员国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共同确定了法规、技术和费率调节方面的合作领域,协商制定出欧亚交通通道和优先项目的清单共39项,涉及建设新的道路,对已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多个运输物流中心、打通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等合作内容。

  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在交通运输方面有三个最为重要的方案: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欧洲)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其中蒙古国的“草原之路”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的“跨欧亚带”加上北极航线构成中蒙俄经济走廊。这将有助于俄罗斯远东、蒙古国和中国东北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欧亚大陆桥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连接中国与西欧多个国家的港口。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途径五个中亚国家以及伊朗和土耳其,将中国西北部地区和中亚国家联系在一起,通向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

  积极探讨参与方案

  对于如何具体对接,俄罗斯各界也积极建言献策。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委员梅津采夫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框架下有三大任务: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与完善;逐步降低并最终彻底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加强金融领域的多边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佳宁认为,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都面向长远,不仅是基础设施和运输通道建设,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合作,涵盖人文、金融、旅游等领域。

  俄罗斯总统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维塔·伏罗洛娃则称,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的基础首先应该是中俄两国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务实合作、加强战略协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在尊重彼此国家利益的同时,提升中亚地区国家的安全水平。

  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交通经济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认为,俄罗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扩展国际影响力,并减轻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影响。他认为,中国东北地区正在积极推进建设连接俄罗斯远东港口的通道,这可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为此需要大量投资,建设连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尔塔夫卡和中国黑龙江省东宁县的运输通道,在弗拉迪沃斯托克与绥芬河之间铺设一条高速铁路,并且在弗拉迪沃斯托克港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

  总之,中俄两国经济体量大、产业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广阔,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地缘优势与人文优势,双方之间务实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俄罗斯和中国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拓展交通物流合作,扩大双方在地区层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透明的、灵活的和包容的经济体,进而为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作者:信息中心/代丽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