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刘军:跟着共产党,阿佤新歌唱不停

时间:2021/6/17 9:18:28|点击数:

  1950年10月1日,佤族代表拉勐登上了北京天安门城楼,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观礼。那时的佤族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这是佤族第一次以新中国主人的身份与国家领导人一同参加国家大典。回到佤山后,拉勐与思普地区的各兄弟民族歃血盟誓,决意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2019年10月1日,拉勐的外孙岩克姆也来到天安门,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此时,佤族人口分布最集中的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相继宣布成功脱贫出列。

  祖孙同台时隔不过近70年,但他们所属的中国佤族,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两次一越千年的跨越式发展,不断印证《阿佤人民唱新歌》歌词所言:“社会主义好,架起幸福桥,道路越走越宽阔……跟着共产党,阿佤人民唱新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佤族人民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必然结果,是通过甘苦与共凝结起来的党群血肉深情的必然结果,是阿佤山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实践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佤族人民的坚定抉择。

  一、只因初心通民心,佤族认定共产党

  佤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古老的世居民族,历史上曾以骁勇剽悍、抵御外侮、忠于祖国而著称于世。在一些重要的历史关头,佤族人民挺身而出血战外敌。班洪、班老等佤族各部率先奋起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抗日战争时期,各地佤族组建多支抗日武装,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佤族是我国西南边陲保家卫国、守土固边的坚强力量之一。

  佤族也是云南实行直接过渡政策的9个“直过”民族之一,87%的佤族人口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初,佤族大部分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还保留着明显的原始社会特征,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生活资料极度贫乏。如西盟佤族主要靠使用初级农具耕种“懒火地”再辅以采集、狩猎为生,一年粮食产量仅能维持几个月。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结绳记事、刻木计数。而且由于一些习俗的影响,处于相当程度的社会孤岛中,进一步制约了佤族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阿佤人与共产党人、“阿佤理”与“解放理”全面相遇。正是依靠共产党的初心与佤族民心的心心相印,很快催生了一批下定决心跟党走的少数民族进步人士。其中,西盟中课乡的佤族头人拉勐就是影响深远的一位。

  拉勐,系土司所封官名,本名岩所,故也称拉勐所。1950年国庆观礼过程中,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热诚款待。国庆观礼之行,拉勐亲身感受到了共产党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真情实意,也认准了共产党领导下祖国与民族的光明前景。

  1951年元旦,在普洱县(今宁洱县)红场,在26个民族(含支系)代表和数千名与会者见证下,拉勐亲自执梭镖剽牛,并与各界代表共同立下血誓:从此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回到西盟后,拉勐又在“阿佤山区各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大会”上,与各族头人一起,一人一块石头堆起一座石塔立誓,再次表达团结一致、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

  这一时期,佤族人民从初遇共产党到下决心跟定共产党,既是一个从相遇、相知到相信的人际互动过程,也是一个民族重构政治认同作出政治选择的理性抉择过程。有几个突出因素令这一过程得以加速。

  一是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理论感召力。正如当时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所体现的,共产党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主张,对于饱受反动政权剥削压榨和大民族主义歧视欺压的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在理论层面具有根本性的政治感召力、凝聚力。

  二是共产党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等的实践说服力。这一时期,共产党制定执行了一系列实事求是、慎重稳进、分类指导、优先发展生产改善穷苦群众生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恰当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例如:中央访问团和各级慰问团深入佤山慰问,邀请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去首都观礼,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学习,发挥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建立军民鱼水情,妥善调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历史纠纷全力增进民族团结,消除带有歧视性的民族称谓和地名等等。这一系列举措,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事实和实际结果,极大增强了佤族等各族群众对共产党的信赖。

  三是在具体民族工作中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切身感染力。从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级地方领导乃至广大党员干部,以耐心细致、感人至深的民族工作,快速建立和不断密切了党群血肉联系。他们像对待家人般对待佤族同胞,赤诚以待,悉心相处,真心为民,真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相关理论、政策转化成了上下统一、言行一致、情真意切的实际行动,如春雨润物般,让佤族人民进一步情感上靠近共产党,理智上接纳共产党。

  二、依靠共产党,从此当家做主人

  从佤族地区各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之初,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在一直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帮助佤族等少数民族当家作主。1954、1955年,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先后成立。1964、1965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相继成立。1985年又成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落实,是佤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利的重要标志。

  为了贯彻实施好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培养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1953年到1954年,西盟就派出168名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士到内地参观学习,还组织了426人参加民族训练班,他们当中有7人被送到云南民族学院深造,有32人被吸收参加了工作。源源不断培养出来的佤族干部,成为西盟佤族行使好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履行好地方人民政府公共职能的骨干力量。

  1989年,西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拟定了《西盟佤族自治县条例》,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除此之外,西盟根据实际需要依法颁布实施了变通执行《婚姻法》、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多部单行条例和变通规定,依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三、勠力同心七十载,总把旧貌换新颜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始终不渝地努力改善佤族群众民生,加快佤山全面发展,消除佤山贫穷落后根源。

  一方面,依靠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势,发挥国家和社会主义大家庭力量持续为佤山“输血”,从早期的救济到刚刚告一段落的数十年扶贫,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不断从内地运送大量的粮食、食盐、衣物、锄头等发放给佤族等各族人民,缓解群众迫在眉睫的生产生活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自1956年至1990年,西盟县人民政府发放各种救济(含物资折价,扶贫开发投入不在其中)金额3123.68万元,其中口粮救济78.27万元,寒衣救济60.81万元,五保户救济2.2万元,灾害救济2839.87万元。事实上,佤山数十年的扶贫投入更是难以计数。仅2014年到2019年脱贫攻坚阶段,沧源和西盟两县的各类扶贫资金投入都达到数十亿元。

  另一方面,而今迈步从头越,全面开启和持续完善佤山建设。佤山的各项建设,都几乎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起步。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沧源县和西盟县在持续推动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基础上,工业、商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科技、广播电视、卫生、防疫及金融等行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一穷二白的佤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佤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

  佤族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尊重保护、发展繁荣佤族文化的前提下,党和政府在佤山大力发展教育、传播科技,倡导社会主义文明,佤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吸纳新元素融入新文明,朝着更加自尊自信自觉、更加开放包容和更加繁荣发展迈进,持续为民族发展夯实文化根基。古老的“阿佤理”日益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水乳相融。

  1958年底,佤族革除了猎头祭祀习俗。20世纪80年代,沉寂多年的木鼓再次在佤山敲响。此时的声声木鼓,再也不是祭祀的召唤或征战的号令,而是佤族与各兄弟民族鼓瑟相和、风采互鉴、美美与共的欢歌笑语,是佤族对共产党感激之情的由衷表达。在日益繁荣发展的民族文化支撑下,阿佤山的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各族人民的金山银山,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正日益释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作用。近年来,沧源和西盟都成功创建了各级文化旅游景区,其中包括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沧源接待国内外游客6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亿元。西盟也吸引国内外游客137万人次,带动农产品和旅游产品消费上亿元。昔日的孤岛穷乡,已华丽转身为魅力独特的旅游休闲地,曾几何时的“闻佤色变”,早已变成了“梦萦佤山”。

  四、跟着共产党,阿佤新歌唱不停

  70年的佤山变迁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与佤族等各族人民以心换心的交心史,是一部党群干群同心协力砥砺前行的奋斗史,是一部边疆少数民族不断繁荣昌盛的发展史。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坚强领导,依靠广大党员与各族群众同心同德、携手并肩、艰苦奋斗,才换来了佤山各项事业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换来了人民越过越甜的幸福生活。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加入党的队伍中。1951年时,西盟仅有3名中国共产党党员。2020年,全县已有5112名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4329名,佤族党员2919名。不断发展壮大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引领西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堡垒中流砥柱。

  半个多世纪以来,《阿佤人民唱新歌》无数次唱响。每一次唱响,都唱出了日新月异的佤山新面貌和佤族新生活,唱出了佤族人民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也唱出了佤族人民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跟着共产党,永远唱新歌!”这是佤族人民对在共产党领导下必将从幸福走向更加幸福的日久弥坚的信念,也是佤族人民决心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为更美好的未来不懈奋斗的坚定意志。

  (执笔:云南省社科院民族学所 刘军)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