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宣宜:党领导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时间:2021/6/10 17:18:32|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新中国成立后,曾经边远、贫穷、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史就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表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说过,“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二、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是共产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一贯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一直以来党和政府把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我国边疆和民族地区具有高度重叠性,绝大多数的陆地边境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全国2.2万公里边境线,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140个边境县,有111个在民族地区,2300多万边疆地区总人口中约一半是少数民族,有3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我们的方针是团结进步,更加发展。”邓小平同志在谈到西南地区建设时也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建设西南边疆的重要保障,要把西南建设好,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团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并明确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处理好团结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的要求以及党中央强边固防战略,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仍需要在促进边疆地区全面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狠下功夫。

  三、党领导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一)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兴边富民行动提供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兴边富民行动是党和政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一项事关中国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1999年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使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兴边富民行动既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国家战略,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政策平台。2000年2月,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2001年,国家民委印发《全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纲要(2001~2010年)》,并附交通运输、农业发展、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4个专项行动规划。自2007年起,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专项规划。

  (二)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蓄积巨大的发展动能,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物质保障

  “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以政府扶持为主,全社会参与的少数民族扶持政策。从初始时期确定的9个试点县(旗),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100万元专项资金,到2009年扩大到全部136个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中央财政每年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安排“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达4.84亿元。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国家对兴边富民行动专项投入不断加大,由2000年的0.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36亿元,至“十二五”末累计达139.36亿元,仅“十二五”期间就达117.27亿元。“十二五”时期前三年,中央财政安排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42.11亿元,两倍于前十年总和。“十三五”时期,充分考虑边境地区特殊需要,加大对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发改委继续设立兴边富民行动专项,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民族文化传承等领域项目建设。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基金等专项扶持资金向边境地区倾斜。民族自治地方的边境县和兵团边境团场享受民族贸易县的优惠政策。由地方统筹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实行优惠政策。

  (三)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贫困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2000年至2018年,我国陆地边境县(市、区、旗)生产总值从不足900亿元,到突破92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4400元,到接近4万元。云南是我国毗邻国家较多、国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省切实把兴边富民行动打造成惠民工程,共投入资金2800多亿元,有力推动了边境地区加快发展。2019年,25个边境县GDP2484.8亿元,是2000年的15倍,人均GDP3534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3.7%,比2000年的62.7%提高了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94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7.4%,比2000年的76.4%提高了21个百分点,发展差距不断缩小。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21个边境贫困县(市)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四)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以来,全国边境地区新增公路里程2.2万多公里,通高速公路县由18个增加到47个。从云南兴边富民行动20年成效看,边境地区打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铁路建设高速发展,文山州、红河州进入高铁时代,中老、中缅、中越三条铁路国际通道建设有力推进;公路建设加快推进,25个边境县(市)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其中9个通高速公路,城乡公路通畅率达100%,乡村公路硬化率达100%;“空中桥梁”加快搭建,澜沧景迈机场、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边境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9个,占全省民用机场60%;水运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景洪升船机投入使用,截断了13年之久的澜沧江对外开放航道重新全线贯通,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突破。民族体育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生态景观提升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大批大型公共设施建成使用。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云南坚持把产业发展与村寨建设融合起来,25个边境县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40.6:20:39.4调整为2018年的23.4:31.9:44.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25个边境县(市)橡胶、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咖啡种植面积占全省近70%,茶叶种植面积占全省的45%以上。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高水平沿边对外开放平台和窗口正逐步形成。

  (五)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确保边疆各族人民树立共同体意识,实现和谐共荣

  今天,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云南边境地区打造了一大批集民族文化、丝路文化、边关文化于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成9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30个抵边小城镇、21个抵边小集镇,沿边集镇和抵边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独特的地域风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谐的村寨环境,共同构成了一条亮丽的国门风景线。

  民族团结不断深化。坚持用创新理念诠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内涵,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程,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一条街、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6年以来,云南3个边境州(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8个边境州(市)所辖7个县、26个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信念,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执笔:云南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宣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