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羽: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时间:2024/6/24 8:40:53|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关切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干部,“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教导青年干部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充分信任、寄予厚望,对如何做好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要求。
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有理想,争做笃信笃行的新时代好青年。百年沧桑,从“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李大钊,到“把半生献给敦煌,把朴素留给自己”筚路蓝缕创新石窟管理的敦煌女儿樊锦诗,再到“我们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的80后白发干部李忠凯……他们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为我国取得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书写了青春的绚丽华章。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帮助青年人在思想洗礼中增强接续奋斗的志气、实干笃行的骨气、报效祖国的底气。因此,广大青年要与时俱进地抓好政策理论的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真招实策”。
——有担当,争做勇挑重担的新时代好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明确了时代主题、努力方向。中国青年生逢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创新腾飞、文化事业繁荣、基建实力强大的时代,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以平视世界的姿态迎接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自身岗位上拼搏奋战,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属于青年人的创造力和活力,在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凝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力量。
——能吃苦,争做自找苦吃的新时代好青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青年干部大多是“三门干部”,缺乏风吹雨打和实践历练,唯有自找苦吃,才能帮助青年茁壮筋骨、增长才干、沉淀心性。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了无数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逆向而行;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了无数的青年干部深入基层、向下扎根,走进乡土中国的深处,将个人奋斗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用实际行动诠释“民生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反观当前一些青年人,由于长期养尊处优,深居象牙塔,缺少基层磨砺和抗挫折能力,也缺少和群众的密切联系,被贴上了“躺平式干部”“小油条”的标签。因此,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攻坚克难、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吃苦”的工作任务当作磨砺自己、增长才干、服务人民的重要舞台,主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接受任务、自我加压,摒弃骄娇二字,快速锻炼克服困难的本领,持续提升业务水平和抗压能力。
——肯奋斗,争做敢拼敢为的新时代好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年奋斗之姿无处不在,100年前,我们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有国家危难关头斗志昂扬、振臂高呼的新青年们,有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英雄儿女们。100年后,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进程中,我们有扎根基层的脱贫青年,有勇挑重担的抗疫青年,更有无数个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普通”青年。广大青年正处于人生的积累阶段,不能作一个碌碌无为的“躺平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通过向书本、向实践、向领导同事、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完善干事创业必备的知识体系,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时代赋责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党的领导,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为底色,在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生力军,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华章!
作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陈彦羽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