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小军: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

时间:2017/9/7 8:52:21|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认真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新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共同参与的必然结果。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反映人民意愿与为人民服务始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鲜明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华大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国共产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建设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就,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把握时代机遇、体现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世界多极化与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不照搬外国模式,又善于在比较中学习借鉴,赢得了在世界发展中的主导权。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创新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但创新能力还不足。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尚未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需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的地方。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五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顺利推进,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比,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治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提供了科学指引。

  深刻认识和把握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也必须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新课题,不断进行理论思考、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深刻认识和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关键一程,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开局起步,这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前方的路还很长。

  深刻认识和把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现实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黄小军 责任编辑:念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