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智慧

时间:2021/6/28 9:20:25|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发生历史巨变,千百年来困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6月10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红河州委、州政府联合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闭幕。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的百余位社科、民族学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云南实践主题,深入元阳、屏边、弥勒等县(市)的民族村寨、特色小镇、文化场馆、民族学校进行调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深度研讨,形成了一批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的研究成果。现摘编部分研讨会主旨演讲,以飨读者。

 

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所谓“国之大者”,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未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因此,云南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放到全国工作大局中来定位来推进。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是巩固发展好“9个坚持”(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具体实践和呈现样本。

  6年多来,云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正确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满怀深情做好团结服务各族群众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呈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云南成效。

  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要着力在铸牢“五个基础”上下功夫,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紧紧围绕“五观五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是始终紧紧抓牢发展这把总钥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采取倾斜政策,推动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注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努力构建各民族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扶持互助、文化上包容互荣、社会上共建共享、生态上和谐互利的良好格局。

  四是树立“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着力实施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着力推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文化发展观。

  五是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基础。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律法规,保证民族事务和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要不断取得新成果新成效。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示范区建设全过程、体现在各方面,项目制策划、工程化实施,上下一心共同推进。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使命担当,作为“一把手”工程。健全完善工作格局,强化部门职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要不断取得实践成果。深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鼓励各地各部门打造一大批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镇典型,推动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要不断取得理论成果。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大逻辑下,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总结好云南样本,努力形成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云南经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云南故事”。

  (作者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何祖坤)

 

把握时代要求 聚焦工作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民族工作规律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新时代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其次,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推出一批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共同性和一体性,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者,必须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要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鼓励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发展。最后,必须全面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责任,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均衡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要做到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帮扶政策,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应进一步制定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性政策,因地施策、因需施策,着力解决同一地区内各族群众的共同性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

  在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再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发展擘画的新蓝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对云南发展的殷切期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规划、研究、教育、宣传、创建、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度聚焦。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作出云南贡献。

  (作者系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李正洪)

 

推进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由此可见,推进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建立,有利于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而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红河山体地貌、立体气候和与之相应的立体分布的动植物群落,为世代居于此的各民族提供了生存空间。他们共同繁衍生息,相交相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61.35%。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各异的文化传统、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但各民族在这个生存空间始终和睦相处、和谐共荣,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和多姿多彩、美轮美奂的民族文化。红河州在生态多样性基础上结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通过经济互嵌、相互通婚,通过对居住在这里的民族集体智慧的吸纳、融合,通过文化的认同,民族间共同性增加、差异性减少。各民族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这是红河州各民族逐步深化团结于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过程。

  强化族际经济,夯实经济基础。一是打造民族经济。红河山高谷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民族群众间的经济往来。要充分利用好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试点出台民族经济建设的相关支持性政策,共享经济发展的机遇。二是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巩固民族团结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红河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发展优势,带动红河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都能共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增强文化认同,消除思想壁垒。一是巩固族际文化关系。当哈尼族过“长街宴”时,汉族、彝族、傣族等群众都会自发参与节日活动;当庆祝彝族的火把节时,汉族、哈尼族等在同一区域内杂居的民族都会一同庆祝火把节……这是混居的各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的局面,政府部门要利用好当下融洽的民族关系基础,为构建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打牢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思想认同。思想认同是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首要前提,是加强民族交流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关节,是推动社会生活朝着正面方向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教育不断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持续奠定和铸牢红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为总结提炼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作出红河贡献。

  (作者系红河学院副教授 何绍明)

 

从“多元一体”到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费孝通先生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之间不断扩大相互交往的进程,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阐发了中华民族从以东亚平原为核心逐步实现地区性的多元统一、各民族自发融合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完成了从自在实体到自觉实体的转变等重要论断。最重要的是费先生没有停留在“中华民族”是不是“一个”、是“实体”还是“组合体”等概念的讨论中,而是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进行了分层,中华民族是上层(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民族”),56个民族是下层。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共同组成“多元一体”格局。这个划分解决了中华民族作为国家层面的“民族”与56个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的“民族”的概念混淆问题。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续的必要条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构性基础。进入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新的时代目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探寻如何让中华民族这个“一体”形成新时代的团结凝聚力量,是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必须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承认我国各民族在彼此之间共同性不断增长的客观事实基础上,树立各民族亲如一家、共同组成一个相互依存、族性趋近的更大范围的人群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大家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志,我们可以树立新的中华民族观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观,56个民族是一个内部共同性不断增强的更大的共同体,56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是理解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重大判断,也是指引我们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王延中)

 

运用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推动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全面系统地谋划和推进,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深入七彩云南。坚持全省“一盘棋”,努力创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一直把民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全方位发展,努力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信念。云南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持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行动计划。坚持全地域统筹,确保实现“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誓言。建立健全各类对口帮扶机制,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近5年来,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贫困发生率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贫困自治县顺利脱贫摘帽。

  省情新变化提出更高的系统性要求。当前,欠发达仍是云南的基本省情,经济社会、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给各民族带来一定的心理落差。从外部环境看,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云南省民族间、地区间内外交往更加频繁,面临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意识形态领域激烈交锋的考验。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云岭大地。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加强政治性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要围绕“九个坚持”,加强全局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经验“九个坚持”的高度概括,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些宝贵经验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的水平,为我国贡献更多云南经验、云南样本。要贯彻“五大理念”,加强战略性布局。我们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部署中,坚持创新思路方法和体制机制,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突出“四个共同”,加强共同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四个方面,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把“四个共同”与“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宣传教育有机融合,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

  系统思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坚持正确方向、集成联动创新、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方法论保证。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的系统性要求,紧盯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目标,不断提高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推动工作的能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作者系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黄颖】

 

总结好“云南实践” 推动民族工作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的地区,总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经验,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政治需要,也是云南4700多万各族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的战略需要,对推动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理论历史现实看“云南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特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考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可以更好地回答为什么要谈“云南实践”、为什么会有“云南实践”。

  从个性共性差异性看“云南实践”。从全国看,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实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其他省份看,云南正在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实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自身看,云南民族兼具历史性、多元性、独特性,“云南实践”具有鲜明的个性。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差异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才造就了鲜活感人的“云南实践”。

  “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云南实践。云南各族人民在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涌现出一个个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模范代表、感人故事、传世歌曲。“一个大家庭”的云南实践。在云南,一个大家庭有多个民族随处可见。云南大理的郑家庄,被誉为“7个民族一个庄”,125户人家有藏族、汉族、傣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和彝族7个民族,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云南实践。目前,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都像独龙族一样实现了整族脱贫。“一个示范区建设”的云南实践。目前,云南共创建9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2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4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数量居全国前列。“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云南实践。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

  从矛盾问题差距看“云南再实践”。进一步深化政治能力建设。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加快提升政治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摆在云南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进一步深化发展能力建设。云南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换道超车”的艰巨任务,需切实提高发展能力。进一步深化治理能力建设。深化“云南实践”,需切实提高治理能力。进一步深化示范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对云南民族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增强示范能力是重点。进一步深化宣传能力建设。深化“云南实践”,增强宣传能力是关键。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加大先进典型人物、感人故事和优秀作品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沈向兴)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