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刘林: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群众主体性

时间:2024/12/5 17:06:15|点击数:

  群众史观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站稳群众立场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内在要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求坚持群众主体性。治理的本来意义指的是公共事务管理中国家和社会的公私合作,在这一概念大众化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等概念。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出发,还是从治理的本来意义看,国家治理都是一个国家和群众紧密互动、合作共赢的公共事务管理过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既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自主性,也需要张扬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今天,要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和群众的关系,有必要回到经典作家的文本当中,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汲取智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系统和深刻的国家观。《共产党宣言》中说:“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这两处引文通常被学者认为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工具性思想,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也不限于国家工具性思想,还有其他重要内容。

  《法兰西内战》中关于巴黎公社的论述表达了经典作家的国家公共性思想。马克思在将巴黎公社赞美为“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和“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后,指出公社的一系列政府管理职能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在“国民军”成为抵御外国侵略的最可靠保障,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后,治安、教育、粮食供应等政府管理职能都表现出“真正的责任制”下惠及所有公社成员的公共性。

  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重要内容。“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因而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市民社会指称的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也就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制约和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我国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根据国家和市民关系原理,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称为民众经济,认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本质就是在摒弃计划经济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人民群众在生产关系中主体性的回归而实现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中的国家工具性、公共性以及国家—市民社会关系思想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并有其内在逻辑。在阶级分化和冲突严重的社会,国家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往往有着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在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社会,国家的统治就有可能表现出惠及全民的公共性,公共性反过来有助于遏制阶级分化和社会冲突,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当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性力量时,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就表现为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国家不再包办一切,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逐步理顺,国家对经济社会的管理表现出鲜明的公共性,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中的主体性逐步确立。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不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的群众要彰显主体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权者的群众观和群众立场。为了保障群众主体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更加需要从经典作家的群众观中汲取智慧。

  马克思通过《神圣家族》等文献创立了群众史观。“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从哲学史看,马克思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哲学原因是,“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者对杰出人物的“纯粹意识”“绝对精神”的刻意强调,都不过是将理论和实践、精神和物质等哲学范畴对立及割裂的表现,只有唯物主义及其群众史观,才能将这些范畴辩证统一起来,实现彻底的一元论。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毛泽东特别重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力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至今仍是最优秀的理论文献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极其朴实的语言说明了社会历史进程中群众的主体性,“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的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展到了新高度。“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彰显群众主体性的实践机制。“从群众中来”,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广泛和充分吸收群众意见,总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到群众中去”,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通过群众的社会实践表现出改造社会的伟大力量。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群众路线贯彻得不好,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动摇,党和国家事业就会有挫折;群众路线贯彻得好,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好,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就能得到充分保障。

  三、尊重群众主体性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但理论指向是明确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国家单方面的事业,而是群众积极参与和发挥主体性的宏图伟业。

  群众参与是克服官僚主义、纠治形式主义的根本保障。官僚主义实质上是个脱离群众的问题。“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领导干部如果站不稳群众立场,不做调查研究,不向群众学习和尊重群众的首创性,决策就容易出问题,整日忙碌辛苦却难以成事。克服官僚主义的关键是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将群众的意见和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一个变体,实质也是脱离群众,工作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工作成效与群众需求、群众利益脱节。纠治形式主义的关键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群众意见和群众利益是领导干部决策成效的最好的试金石。

  群众参与是巩固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力量源泉。从管理到治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价值观、制度供给和治理方式等方面的系统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制度化地导入政治体制当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只有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事业当中,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才能解决每一个党员干部“我是谁”的问题,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而不变色。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价值和利益多元化成为客观事实,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性质也发生了突出变化。从群众视角看,对党的组织力和领导力的理解,更加重要的是对党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和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巩固及提高党的组织力和领导力的关键是将分散的群众再组织起来,成为组织性强和政治觉悟高的社会力量。再组织化的群众才能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积极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来,才能在群众主体性和国家自主性的辩证统一运动中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群众参与是提高国家制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国家治理是在各种具体国家制度框架中进行的,良好的制度供给固然重要,制度的实效性更加重要。要充分保障国家制度的实效性,就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国家制度性质上日益由拘束性向权益性转变,国家制度设计的初衷不再是为了拘束和惩罚群众的不良行为,而是为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积极参与到国家供给中的群众更能制度化地获得权益保障。群众参与是提高赋权性国家制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是社会领域中改善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力量源泉。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刘林;本文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群众维度”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