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徐丽华、陈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农业强国

时间:2023/1/17 9:57:25|点击数: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全球粮食安全备受挑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俄乌冲突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粮食供应链受阻,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与日俱增,直接威胁着我国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要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一、藏粮于地,夯实建设农业强国根基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农民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抓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

  (一)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做到“六严禁”“四禁止”,即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花卉草皮,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水果茶叶等多年生经济作物,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殖水产,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粮食生产功能区要严格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用于水稻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水稻、大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同时,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对“两区”的划定和管理。落实粮食生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转用许可证制度,最大限度地抑制耕地减少,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与复垦,确保建设用地与耕地占补平衡。建立“两区”数字化地图和数据库,依托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形成“两区”布局“一张图”。建立动态监测监管体系,各地区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尤其是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把耕地用途挪作他用。开展“两区”回头看和“非粮化”排查摸底,定期对“两区”范围内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等进行动态监测,严格落实“两区”数据的变更。

  (二)粮食生产,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既要守住数量红线,更要守住质量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过去对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偏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工程,而忽视了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不当生产方式,对土壤造成的,土壤板结、重金属超标、农膜和农药残留等严重危害,保护和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守住耕地质量红线,优先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是中心环节。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基础上,提高耕地质量,优先在“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种子基地等区域,以“耕、调、改、替、轮”为路径,综合平衡“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机耕道、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损毁工程修复、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八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

  守住耕地质量红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先行是重要前提。从提高农田综合产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总目标出发,将田间基础设施、耕地地力、土壤健康、控污修复等因子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好各类措施的投入比例,提升耕地质量“软实力”。

  守住耕地质量红线,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和保护是根本要求。耕地质量提升有很多“软实力”,如土壤改良、测土配方、科技推广、保护生态等方面,这些项目需要加强实施过程监管,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考核体系,把耕地质量建设作为衡量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等指标的考核,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更加全面地推进。

  守住耕地质量红线,设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提升专项资金是根本保障。整合各方面的项目资金,优先向土壤改良、测土配方、科技推广、保护生态等方面倾斜。加强资金监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跟踪做好实施记录,建好台账,搞好对比分析和总结,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二、藏粮于技,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以占世界不足9%的可耕地面积、不足7%的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量,解决了占世界18%以上人口吃饭的问题,但是,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破解这些问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摆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开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一)粮食生产,利器在科技

  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相关配套设施服务能力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加快绿色环保、智能高效、集成配套农机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农机。加快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种养殖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机械化发展。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加快建立覆盖粮食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扶持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信息化服务、网上诊断等;积极推广托管式、订单式服务,大力发展耕、种、收、田间管理等农事内容的全程服务,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实用的科技服务保障。

  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粮食科技创新人才,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遴选青年拔尖人才,加强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粮食行业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粮食高技能人才,实施粮食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动作用,努力扩大粮食技能人才规模。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完善优化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

  (二)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关键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被列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种业,它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根源和基石,是稍不留神就容易被“卡脖子”的农业“芯片”,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

  聚焦育种核心技术。围绕种源“卡脖子”技术,深入开展重要农产品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利用,在主要农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分子设计育种、智能化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编辑、表型精准鉴定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强力攻关,力争实现育种核心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

  创新育种攻关机制。整合高校、院所、企业在产学研三方面的优势力量,建立要素跟着市场走的“研发团队+研发平台+公司”协同创新机制,实施重大品种联合攻关,打造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

  补齐种业创新短板。中国在小麦、花生、芝麻主要农作物的育种优势突出,但是在肉牛、瓜果、蔬菜、花卉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针对种业创新的薄弱环节和技术短板,凝练布局重大专项,努力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

  (三)粮食生产,“新基建”是新动力

  2020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成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新基建”的重点内容。被称为“新基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将驱动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成为顺应新时代“现代化”要求的建设重点,提速建设“最先一公里”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智能化。推动自动化农机设备、自动化滴灌系统、智能大棚系统等农业科技,特别是与AI等新技术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

  农村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化。在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普遍覆盖并巩固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在农村地区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分类分级开展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农村物流系统智能化。农产品出村进城所需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被行业称为“最先一公里”,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农业与各大电商的合作,推动“农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农村劳动力信息化。依托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构建开放性的全国数字农产品智慧平台,及时向政府部门和当地村民反馈环境信息,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信息全民共享。构建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平台,发布全国农民创业就业和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信息化。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徐丽华 陈琤)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