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沈向兴、周月、李娅婕、尤功胜|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建构与解析

时间:2022/4/28 15:02:24|点击数:

  【作者简介】沈向兴,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战略规划、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周月,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李娅婕,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法学、智库建设研究。尤功胜,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战略规划、智库建设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研究”(项目号:YNZK20210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较大的意义。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团结一心,永跟党走;亲如一家,共同富裕;多元一体,复兴中华。它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建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加快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以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客观反映,是一个民族价值取向、共同理想、思维方式和文化规范的集中体现。它是民族维系的纽带,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民族精神”一词产自西方,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学界目前一般认为,民族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实践不同表现不同。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但“中华民族”这一总称也是在20世纪初随着中华各民族的觉醒与自觉才出现的。经过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概念得以产生,并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张岱年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的两句名言之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方立天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包括‘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五个方面,其中‘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刘纲纪则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可概括为‘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历史特点和时代条件,进一步深化完善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从四个向度将中华民族精神凝练为革故鼎新、勇于发明的伟大创造精神,勤劳坚韧、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伟大团结精神,向往美好、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精神。由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构成的伟大精神谱系,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特质,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一种齐心协力、风雨同舟的精神状态。众所周知,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之魂,只有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也正是这伟大的民族团结精神,使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心,经过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加速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加速完善,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然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复杂严峻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任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因此,民族团结仍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条件。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主要把伟大团结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研究和阐释,对其蕴含的内涵外延和深层次解析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界定,阐释其丰富的内涵,对伟大团结精神内涵进行一定补充,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和重要价值的综合考量,结合应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挑战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建构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

  二、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生成逻辑及基本内涵

  (一)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结果。其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演变、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成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汲取了百年来党的民族工作智慧,一脉相承的民族理论演化过程及其作用下形成的完整思想体系,构成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理论逻辑;不同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工作实践、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及应对需要,构成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实践逻辑。

  1.历史逻辑

  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征程中孕育的文化基因。在历史长河中,中国虽然也发生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五代十国等短期对峙,以及不同民族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但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华历史发展的主旋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从此走上了一条抵御外辱、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历史征程。1931年日本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致抗日并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进入了空前团结的历史时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演变、民族斗争过程和结果及相互作用来看,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的优秀品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不竭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成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的底气,这构成了建构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历史逻辑。

  2.理论逻辑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恩格斯的《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强调,只有全民族的大联合力量才能避免分裂的风险;没有民族的统一,民族生存只不过是一个幻影。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强调要特别注意帮助少数民族培养自己的干部,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民族文化,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处理国际国内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自主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弘扬伟大民族团结精神,什么是伟大民族团结精神这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根本问题,为构建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指明了研究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奠定了理论基础。

  3.实践逻辑

  在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民族政策并推进工作实践,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凝聚各民族力量推动国家建设,不断增强各民族国家认同,实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不断完善差别化区域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实践证明,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进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各种民族问题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建构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

  (二)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团结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先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团结的优秀传统,也就是“和合”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特别强韧,中国始终保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说:“中国——东亚文明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稳定性和安定性,这是一种绝无仅有的、令人惊叹的伟大统一力。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民族团结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论述、新理念和新思路,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这些重要论述和工作方针很大程度上为笔者建构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同时,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伟大团结精神”“新时代团结精神”等方面的研究观点和研究成果也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笔者认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团结一心、永跟党走;亲如一家、共同富裕;多元一体、复兴中华!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不难看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更是民族团结的有力保障。三者之间层层递进,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有机整体。

  1.团结一心、永跟党走是根本前提

  民族团结是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落脚点和核心内容。理解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需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含义、范畴和实现路径。民族团结不仅是56个民族相互之间的团结,也包括党内党外的团结、海内外的团结。维护好民族团结,除了要发挥各族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外,还要有领头人、有主心骨,在中国,这个领头人、主心骨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实现各民族团结一心,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过上好日子。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四次伟大胜利,实现了四次伟大飞跃,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同舟共济、永远跟党走的决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首先要求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才能凝聚起磅礴力量。离开这个总前提,民族团结就无从谈起,繁荣发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2.亲如一家、共同富裕是根本保证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决贯彻“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执政理念,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摆在全国改革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的政策措施之密集、扶持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打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演绎了广东珠海与云南怒江对口帮扶的“江海情深”,在对口援疆和对口援藏中更是结成了数不清的“亲戚”,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共同繁荣、共享成果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应该说,没有各族人民的好日子,民族团结犹如空中楼阁、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3.多元一体、复兴中华是根本目标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体”与“多元”的关系,用“多元一体格局”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只有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只有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充分认识各民族的共同性和相互间的差异性,才能准确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是一体,是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各民族只有坚持“多元一体”,风雨同舟,共同奋斗,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时代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仍然是战略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只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也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的时代价值包括:

  (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应有之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锲而不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有足够的民族精神气节,这股精气神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自律且自信的坚定意志,矢志不渝且无可撼动的坚韧气质,不畏艰难且勇于挑战的坚毅品质,从而在面临各种处境尤其是挑战或逆境时,能够众志成城,坚守住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和道路方向,不屈不挠、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中华民族之魂,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中华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实现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作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产物和创新,不仅是对伟大团结精神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撑作用、引领作用、动力作用,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

  中国自文明产生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步结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当面临外来入侵的危机时,共同的命运把这个整体熔铸为一个真正牢不可破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成员。在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还明确提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入新时代,建构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中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人民满意、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中国已经成功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离实现共同富裕还有一段路要走,关键还是在民族团结。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外因推动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内因的作用。精神是行为的重要驱动,也是行为体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内在力量,对各民族具有持久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可以充分地激发各族人民最强大的内生动力,进而产生奋发有为、自强拼搏的不竭动力,为加快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共同富裕凝聚力量。

  (四)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现代化进程中,包括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在内的国家治理体系都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相适应,党的民族工作也更加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不断推进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治理体系、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明显提升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但是,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中国民族事务治理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这将不仅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还能更积极稳妥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体量的壮大,还包含文化、价值观和影响力等软实力的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归根结底不仅靠党的坚强领导、共同的价值信仰和精神追求,还需要各民族思想上意识上的相互靠近凝结成的力量。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能最大限度激发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一系列历史性改革,发出了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的“动员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此,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中国精神的内涵,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提供精神力量。

  (一)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国家精神的一体两面。民族精神只有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任何一种民族精神想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它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正是表现在一种民族精神的特质以及与这些特质所赖以存在和适应的正在变化的经济、社会、政治等环境。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也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才会有稳固的根基。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焕发出时代价值和意义,不断铸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强文化认同,促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强,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大行其道,要防止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党的领导,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十分重视并且在不断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在新形势下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新要求,阐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增加中华民族凝聚力,各民族要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从增进民族间相互了解,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角度出发,亟须将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团结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全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工作等理论层面的教育与学习,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此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通过教育,强化“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观念,以增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与加强民族团结宣传结合起来

  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解读马克思主义民族基本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提高大众对当前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用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加大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让大众感悟民族团结的伟力,增强“四个自信”。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力量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氛围。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新时代也有新的问题。建构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充实其深刻内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需要加强研究,这就要求结合实际,多以发展的眼光和求实的态度来开展研究,不仅要加强对民族团结精神的规律性认识的研究,加强民族团结精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研究,还要加强对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本身的研究。通过研究,赋予其更强大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