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所助理研究员崔江红主持的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纳西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社区治理研究》项目执行专家咨询会,于3月16日上午在18楼会议室举行。该课题是一个基础研究课题,所属学科为社会学,准确地说,属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课题组有幸请到了郑晓云研究员、杜娟研究员、郑宝华研究员、李永松副研究员四位长期关注农村发展的专家到会指导,除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外,同时参会的还有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其他同仁。与会专家针对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及项目执行的未来打算和研究思路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个项目如何紧紧抓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社区治理”这两个关键词来破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对两个核心概念作进一步的阐释,在概念界定清楚之后,方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又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社区所指,是自然村还是村委会。另外,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包括哪些,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与会专家指出,作为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的,且研究的角度要站高一点。需要站在西南边疆、甚至全国的高度来展开研究。关键的一点,需要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不是要回答如何实现社区善治,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是不是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当作一种途径。明确了这一点,才能理清项目执行的思路。而在研究思路中,需要回顾纳西族传统的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审视纳西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最后才来探讨纳西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下的社区治理。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纳西族的文化传统,并挖掘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社区善治的规律性的东西。
        二是研究视角如何完善和调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社会资本”、“社会权威”、“治理与善治”三种分析视角,并在研究报告的章节设计中分三章来展开。与会专家认为这样的结构太松散,另外,同时使用三种分析视角来展开研究,主线也不够明晰。同时,与会专家认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它是一种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联系更紧密。所以,与会专家建议以“社会资本”分析视角为主线,将另外的两种分析框架融入到社会资本分析视角这条主线之中,并建议将研究思路、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导论部分,不要分章论述。
       三是研究的路径如何完善。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生成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基础上的研究路径,以及从社区成员参与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范围和度出发进行分类基础上的研究路径。与会专家建议在两种研究路径之外,从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来划分,即将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划分为“内生型”和“外部嵌入型”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同时,与会专家还建议对不同的分类进行说明。
       四是如何完善田野调查提纲。与会专家针对课题组前期设计的田野调查提纲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与会专家指出,原有的提纲是一个获取态度的调研提纲,一些调研的问题还带有诱导性,而课题涉及到的调查点的情况可能截然相反,这样的调查就显得没有意义。同时,课题探讨的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调查设计应当多采用一些民族学、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及参与式调查方法,将调查提纲设计为开放式的问题更好。而在语言的使用上,应尽量使用当地人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
        项目执行咨询会使课题组受益良多,参会人员在会上领略了各位专家之大师风范,对于课题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将在各位专家的建议下进一步完善研究思路,以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