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是由中国人类学界、民族学界、民族问题研究者、民族工作者等组成的全国性的学术研究组织,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研究团体,该团体聚集了全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的精英。每年一届的学术年会,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把握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方向。积极参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不仅可以向全国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发现,更主要的是可以了解同行的研究发现,把握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动态。这对于科研人员找准研究主题,把我研究方向,增强与全国同行对话的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3年年会,于10月26-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民族学所古文凤研究员、郑成军副研究员参加了本次年会。本次年会是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承办的。会议的主题是:文化理解、多元共生与和谐中国梦。本次参会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第二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立项项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
一、会议简况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周明甫同志,中国人类学民族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景军教授、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教授、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教授,以及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巡视员黄忠彩副主任,国际司吴金光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研究员等参加了会议。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正式代表220人参加了会议,还有非正式代表、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旁听了会议。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党委书记罗布江村在大会上致欢迎词;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代表,介绍了2013年8月在伦敦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情况;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陈玉屏教授、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高永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等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主题发言。
本次年会共分16个专题会议,即:“城市化建设中的民族问题及社区民族工作研究”(高永久),“都是人类学与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体系研究”(马建钊),“傈僳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鲁建彪),“苗族和谐理念”(张晓),“民族节庆与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研究”(张跃),“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周大鸣),“生态人类学与乡村社区营造”(罗康隆),“文化戍边与陆疆安全”(徐黎丽),“西北地区多元文化发展与区域社会和谐研究”(冯雪红),“医学人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景军),“艺术人类学”(金秋),“中越‘两廊一圈’跨国民族经济区研究”(周光大),“法律人类学”(吴大华),“中国新一轮城市化、工业化”(张继焦),“灾害人类学与羌族地区研究”(彭文斌 蒋彬),“民族理论与民族关系”(金炳镐)。
民族学研究所古文凤研究员参与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文化戍边与陆疆安全”专题会议,在会上交流了题为“跨国跨境民族的文化传承保护与云南边疆安全研究”的发言,同时还担任了本专题会议的评议人。第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也于同期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民族学研究所郑成军副研究员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
根据大会总结,本届年会的特色在于:响应中央号召,做到了勤俭办会,参会人数由每个专题30-40人压缩成每个专题10人,与往年相比大大减少,但是主题突出,务实高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专题会议增加了艺术、灾害、南岭民族走廊和傈僳族等,议题大大扩张;大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确定了2014年年会的承办方为大连民族学院;大会优选出了26篇优秀参会论文,并在闭幕式上为优秀论文作者颁了奖。
二、专家学者观点介绍
1、参加2013年在伦敦召开的第十七届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代表的汇报:没有昆明的那次大会办得好,人数也只有200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研究员被选为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执行委员会常委。下届在巴西召开。
2、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学农的,当人大会常务副会长以来,才开始熟悉人类学民族学。他说这是内部交流,媒体不要把他这些观点发出去):
民族关系问题:目前关于一个民族整体与另一个民族整体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从局部的、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很少,建议多加强,因为只有这种关系才能体现生动的、活生生的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问题:目前基本上只有舞台文化、表演化的东西。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满族,没有几个人懂得满语满文;80年代以来,赫哲族娶赫哲族的只有一对。
少数民族干部问题:主要是统一战线政策问题。少数民族干部都成了统战对象,现在还有民族代表人士吗?
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问题:学科发展定位、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如何表述他?政府觉得我们做的工作没有用,老百姓也觉得我们没有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呢?就是要研究鲜活的社会。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这是一个好时机,我们要运用自己研究的视角、领域,去把握我国的民族问题,研究我们的民族工作。
3、主题发言:王延中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陈玉屏教授、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高永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等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主题发言。其他人的发言也没有太多的新意,周大鸣和高永久的发言提出了一些新东西。这里做简单介绍。
周大鸣发言的题目:“从地域性向移民型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第一点,城市移民的多样性,带来了城市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使我们必须改变原来的政策。原来的政策假设民族人口是不流动的,也假设内地大城市都是56个民族齐全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使得城市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东南沿海各城市的相关部门还缺乏民族工作的经验,甚至没有这个意识。第二点,中国也逐渐变成一个移民国家,大量的非洲人、菲律宾人、日本人进入广州,单一民族国家已经不存在。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移民局。
高永久:“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社区及社区民族关系研究”,他认为城镇化的目的,就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城镇化不能一刀切,应该保持城市和农村相对独立的体系,但是二者之间的连接是什么呢?
古文凤参与的“文化戍边与陆疆安全”专题,有讨论宗教与边疆安全问题的,有讨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边疆安全。其中,该专题会议主席、兰州大学徐黎丽教授在题为“中国陆疆安全的识别与界定”的发言中说,从事边疆安全问题的研究要非常谨慎。边疆到底有没有安全问题,如何识别边疆安全问题?是民族就是分裂主义吗?是宗教就是极端势力吗?她还对中国西北和西南边疆安全问题作了比较,认为,西南边疆非传统安全问题多一些,西北边疆传统安全问题色彩更重;西南边疆形而上的东西(观念意识里的)多一些,西北边疆则可见荷枪实弹戍边的战士。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的影响大。
有一位学者提出了军事民族学的概念,呼吁建立军事民族学学科。认为,在多民族的国家,各行各业都必须普及民族学常识,在部队、公安、武警等部门更应该普及民族学常识,这样,在边疆民族地区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多一种视角和方法,多一种相互的理解,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 民族学所 李红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