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点)      
        近日,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金明和研究实习员刘镜净就“中缅边境当地少数民族的边界与领地意识及影响问题研究”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在民族文学所会议室进行了交流。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全面回顾中缅边界划界、界务交涉、签订《中缅边界条约》的整个历史过程的基础,重点探讨中缅边境当地少数民族的领(属)地观念和意识以及他们对已划定的北段中缅边界的看法和理解,中缅边界的划定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影响,在他们的观念和意识中中缅边界问题,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中缅边界未划定之前以及划界之后,他们的活动范围,领(属)地范围等问题。从少数民族的领(属)地观念和意识中挖掘出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的领土和疆域范围,尤其是研究缅甸密支那以北的未定界的广大区域自古是中国当地少数民族的领地的说法和看法找出依据。研究区域为尖高山以北至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广大地区,就是遵照传统的习惯线即按照英国人愿意的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定界的尖高山以北到中缅边界的西端终点的广大区域。具体是指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瑞丽江、怒江、独龙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一方的分水岭向北,直到在靖丹和木刻嘎之间跨越独龙江的地方,然后继续沿着以独龙江和察隅河为一方和除独龙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的终点为止的广大区域,涉及云南省的怒江、独龙江地区以及西藏察隅县等地。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景颇茶山人、傈僳族、独龙族、藏族。对中缅边境当地少数民族的边界与领地意识的研究,对于边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