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会综述
来源/作者:东南亚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11/1 10:47:00 点击率:
“社会资本大师帕特南其人其书
——兼谈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距离”
学术报告会综述[i]
2010年10月22日下午,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读书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学术报告会的共同召集下,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孔建勋研究员在社科院大楼18楼会议室作了题为《社会资本与社会距离——基于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的学术报告会,来自东南亚所和社会学所的研究人员参加报告会。在主讲人陈述完毕后,参与人员与主讲人展开了热烈而精彩的讨论。主讲人陈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西方社会资本理论派别
孔建勋认为,社会资本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资本”本身也是一个争议较大的学术概念之一。不同学科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具有较大的差别,而从社会学(包括政治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等)的视野中,社会资本的理论主要包括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和林楠(Nan Lin)四大派别。主讲人认为,这四大理论体系中,帕特南和林楠的理论对当前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问题的研究影响较大,因此在介绍社会资本理论时主要是比较林楠和帕特南的范式,并着重介绍了帕特南及其较有影响的著述。
在比较帕特南和林楠的社会资本理论时,孔建勋从社会资本的定义、特征、测量指标、目的以及影响几个方面陈述了这两大派别的不同中之处。从定义来看,林楠认为社会资本是指“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它可以被行动者为其行动目的所获取或利用”[ii];而帕特南则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即社会网络,以及由此衍生的互惠和信任的规范”[iii]。从这两定义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指社会资本都是人际网络中产生的,而不同之处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从社会资本的基本特征来看,林楠强调的是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并强调社会资本的资源属性,是个人有意识、有工具性(instrumental)目的的投资行为。而帕特南则从集体的层面强调社会资本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们在交往中的间接地互惠和信任。
其次,从测量指标来看,林楠创造了社会资本的两种测量工具,分别为命名生成法(Name generator)和定位生成法(Position generator),[iv]由此测量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而帕特南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最主要的是社团成员(associational membership),此外还包括邻里关系、社会支持、信任与互惠等。[v]这两种不同的测量指标体系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表明了林楠和帕特南两种社会资本范式的不同之处。
再次,从目的来看,林楠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个人为了达到职业获取和声望提升的目的,因此林楠的社会资本强调在个人就业中的作用;而帕特南的社会资本则侧重于研究如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如何推进民主、善治,以及如何提高社会信任和社会宽容等,强调对集体、社区和社会的功效。
最后,从两大派别的影响范围来看,林楠的影响主要在海内外华人学者当中,比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华裔教授Yanjie BIAN (Bian 1997; Bian and Li 2001; Bian 2004)、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华裔教授Yaojun LI(Li et al. 2008)等都用林楠范式的社会资本研究就业流动的问题;而帕特南的影响则更为广泛和深远,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超出了学术界。
二、介绍帕特南其人其书
为了突出这次学术报告的“读书会”的特点,主讲人孔建勋还利用一定的时间介绍了社会资本大师罗伯特·帕特南的基本情况以及他的两大学术巨著。在对帕特南进行人物介绍时指出,帕特南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知名教授,并且先后担任过克林顿、布什、布莱尔、布朗以及利比亚的卡扎菲等国家领导人的政治顾问。由于他在政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因此荣获2006年度约翰·斯凯特奖(The Johan Skytte Prize),该奖项被誉为政治科学的诺贝尔奖。
帕特南教授一生著述丰厚,但介绍学术成果时孔建勋着重提及了其中的两本:其一是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 of modern Italy’ (1993)《让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该书已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组织翻译,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该书为作者在意大利实地调研20年的倾心之作,其中最闪光的部分就是利用一定的篇幅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意大利南、北部在公民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社会资本概念由此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从而奠定了帕特南著名学者的地位。其二是‘Bo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2000)《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苏》。该书用翔实、丰富的数据追踪研究美国100多年来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如果说第一本书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并奠定知名教授的学术地位的话,那么这第二本书则使作者的知名度从学术界广泛传播到政治界、媒体界等,从而使作者成为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
在介绍了帕特南其人其书之后,主讲人接着介绍当前学术界对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的争议和批评。孔建勋研究员认为,对帕特南社会资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社会资本主要测量指标的社会网络的封闭性,有学者认为有不少社会网络对于非成员具有排他性,而且有些社会网络(例如黑手党、基地组织等)本身是负面的组织(Portes 1998);二是在帕特南范式的社会资本研究中,几乎把社会资本当做包治百病的万灵丹,试图利用社会资本来解释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Portes 1998);三是因果循环论证,例如到底是社会资本促进了民主、善治的社会,还是民主、善治的社会有利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类似的问题在帕特南那里成了因果循环的问题(Portes 1998);四是帕特南的精英立场,例如雷曼(Lemann)和伯利特(Pollit)认为帕特南那种美国公民参与正在衰退的观点采取的是精英立场,把美国传统的社会资本形式(即社团成员活动)的衰退归因于大众化的休闲方式的兴起(周红云 2003);五是女性主义的批判,这一点与前述第四点类似。例如加拿大女性主义学者Arneial认为,美国传统的公民社会组织都是男权主义的产物,这些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为男性,因此她认为即使像帕特南说描述的那样这些公民社会组织正在衰退,也不能说成是社会资本的下降,相反她认为这对于重建体现性别公平的社会资本是有利的(Arneil 2006)。
三、社会距离概念及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
此次学术讲座涉及到的另外一个关键概念是社会距离。主讲人孔建勋研究员介绍说,早在1908年,德国著名学者齐美尔(Simmel)在 ‘the Stranger’ 《陌生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距离”的概念,其中包括空间距离(spatial distance)和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两个方面。美国城市社会学(即芝加哥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帕克(Park)当时师从齐美尔,后来他把齐美尔的社会距离概念引入到美国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中,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当时,美国面临第二次移民高潮,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城市。因此,芝加哥学派的美国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移民的同化问题。在此历史背景下,“社会距离”成了衡量不同的移民族群社会心理同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帕克的同事博加达斯(Bogardus)于1925年发明了社会距离量表(Social Distance Scale),此后于1933年修改而成。在随后的40多年里,博加达斯基本上每隔10年就测量一次,研究美国社会30个主要族群之间的社会距离的变化历程(Bogardus, 1925a, 1933, 1947, 1958, 1968)。在随后的1981年和2005年分别有两个项目再度使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对30个族群进行了追中研究(Owen, Eisner, & McFaul, 1981; Parrillo & Donoghue, 2005)。
四、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及其与对农民工的社会距离
在介绍了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和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以后,主讲人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介绍社会资本与社会距离的关系问题,并通过统计软件STATA和Mplus演示了统计建模的实证分析结果。主讲人突出介绍了博加达斯社会距离量表的两个假设,即积累性假设(cumulative assumption)和等距离假设(equidistance assumption)。孔建勋认为,博加达斯在八十多年前对这两个假设进行了统计检验。但是由于当时统计学专业的局限性及其统计软件的缺乏,这两个假设的检验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主讲人在研究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及其对农民工的态度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积累性假设和等距离假设的最新检验方法,并用CGSS2005数据进行经验层面上的实证检验。
最后,主讲人汇报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社会资本各个维度与社会距离的参数估计,并就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参与报告会的各位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参考文献:
Arneil, Barbara. 2006. Diverse Communities: The Problem with Social Capit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ian, Yanjie. 1997.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s, 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3):366-85.
———. 2004. "Sources and effects of Urbanites' Social Capital: 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3):136-46.
Bian, Yanjie, and Yu Li. 2001. "Zhongguo chengshi jiating de shehui wangluo ziben (Social network capital of Chinese urban family)." Qinghua Sociological Review 2.
Li, Yaojun, Mike Savage, and Alan Warde. 2008.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contemporary Britai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9 (3):391-411.
Lin, Nan, K. Cook, and R. Burt. 2001.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Portes, Alejandro.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24.
Putnam, Robert D. 2000. Bowling alone :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载《经济社会制度比较》,2003年第4期刊。
[i]感谢主讲人孔建勋研究员通读了本文并作了一些修改。
[ii] 这个定义的英文原文为“Social capital is defined as resources embedded in social networks accessed and used by actors for actions”(Lin et al. 2001)。
[iii] 帕特南社会资本定义的英文为“Social capital refers to connections among individuals—social networks and the norms of reciprocity and trustworthiness that arise from them”(Putnam 2000)。
[iv] 关于命名生成法和定位生成法的测量指标范例,参见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共同实施的“200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问卷的E部分(即社会交往)。
[v] 关于帕特南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参见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共同实施的“200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问卷的的E14、E18、F1和F2等部分。
(东南亚所 余海秋 供稿)
(责任编辑: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