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处所动态

社会性别与参与式工作室(GPRC)07年度主要工作信息通报

时间:2008/7/11 8:57:02|点击数: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性别与参与式工作室(GPRC

2007年度主要工作信息通报

    2007年,我院社会性别与参与式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在院领导、院相关处室负责人的领导支持下,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在各层面着力推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行动性研究,通过工作室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得到了省妇联、省民政厅、省社科院领导的肯定和鼓励。2007年度主要工作开展如下:

一、研究领域

1、农村社区基层治理                       

    工作室正式完成与亚洲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合作开展的三年项目“村级冲突管理与对话机制的建立示范”研究,课题于2007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云南日报》(2007年3月30日)对相关会议作了报道——“项目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及相关厅、局、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丽江、潞西、腾冲三个项目点的实地考察。在研究、分析和整理不同民族的,有效解决冲突管理的传统解决措施基础上,以参与性思想与方法为指导,提出了农村社区内部参与式冲突管理机制的模式,提供了一份可供政策层面使用的报告。相关模式计划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在全省的农村发展当中推广使用”。“项目组提出的沟通对话机制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专家建议纳入民政系统村官培训和新农村指导员培训中。”

2、促进农村妇女参政

    继与陕西省妇女与婚姻家庭研究会合作完成的“开发教材,促进农村妇女参政”课题之后,工作室在我院外事领导小组的领导支持下,继续申报《村委会干部领导力及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的机制化模式探索》课题,并获批准。课题联络省民政厅、省政策研究室、各级妇联等部门,调研促进性别平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发挥村级干部的作用,利用基层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探索培训村干部性别平等意识和领导力增强的机制化模式,尤其注重开发男村官的社会性别敏感和提升相关能力。2007年12月10日,在院召开的课题启动暨研讨会上,省妇联主席胡友兰、省民政厅厅长王树芬、省社科院副院长任佳以及省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表示将在课题开展中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3、社会性别案例交流、学习与培训

    工作室于2006年9月,在昆明成功举办了“跨领域/跨省区的社会性别与发展案例交流、学习和培训研讨会”,会议为期一周,与会者来自全国17个省市,参会人员达75人。会后,工作室又启动了会议的后续项目,即“社会性别与发展案例研讨种子基金”,在全国的9个边疆省份,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合作,开展“种子基金案例研究”,从多领域和多侧面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建设和相关研究。例如:青海省湟中县卫生局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合作承担的《探索华山村以妇女为中心和社区为基础的妇科病防治模式》;宁夏盐池县妇女发展协会承担的《以妇女为主体的农民协会网络建设项目》;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合作承担的《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工读学生的性教育探索》;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承担的《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中》;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承担的《村级GIS数据库建设指标体系的社会性别分析与调整》;山西省女企业家协会和山西省妇联发展部合作承担的《探索促进城乡社会性别平等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长效机制的行动性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承担的《社科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个案研究)》及由内蒙鄂温克旗农牧业局承担的《探索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草原畜牧业模式》等。该课题已于2007年11月正式结题,项目目标圆满实现,在全国相关领域及其所在省区,取得较好影响并获当地相关部门的好评。

4、性别敏感与HIV/AIDS防治研究

    工作室正在继续的另一项目是“HIV/AIDS防治的社会性别敏感干预”,该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参与式论坛、研讨、工作坊等行动性研究方法,以及深度的社会性别敏感分析,与相关部门和专家合作,共同开发两本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干预手册:一是为决策者的《HIV/ADIS干预领域社会性别敏感工作框架及标准》;二是为一线工作者的《HIV/ADIS干预领域赋权妇女/及领导力指南》。目前,课题进展顺利,已取得初步成果。课题将于2008年上半年结题。

5、反对和防止妇女儿童被拐卖/骗研究

    工作室于2007年初正式启动了“预防妇女儿童被拐/骗研究课题”。该项目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机构和部门近十年来在云南所开展的打击和反对拐卖/骗妇女儿童的项目活动和经验,最终围绕“反拐研究”、“防拐行动”,编辑和撰写两本关于儿童/妇女被拐卖的预防、调查和研究分析的书籍,影响公众提高意识,在更大范围建立起预防儿童/妇女被拐卖的社会支持性环境。同时,总结已有的经验和模式,提供给正在做或将要做相关项目的机构和部门借鉴参考。这两部研究书籍将在2008年内完成并正式出版。

6、云南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中社会性别主流化应用探索研究

    工作室与省扶贫办合作研究课题“云南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中社会性别主流化应用探索”,通过分析政策、实地调研、专家讨论形成的干预思路和措施,已在2007―2008年昌宁县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中进行实际应用,工作室将持续为省扶贫办、昌宁县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提供社会性别方面的专家支持。

二、学术交流

1、工作室与中加(中国农业部与加拿大发展署的合作项目)农业项目建立有“社会性别与发展技术咨询与培训”的交流网络关系。2007年8月,赵捷代表工作室联络该领域的昆明专家,如和钟华、赵俊臣、宣宜等和云南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与来自新疆中加农/牧业项目工作组成员一起,共同举办了经验交流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新疆工作组成员进行了社会性别意识提升的培训者培训,并在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新疆工作组参观了省妇联在石林的项目基地。有效促进了新疆农牧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建设。据报告,参加本次活动后,新疆工作组的成员已经开始独立地在各自的项目点开展提升社会性别敏感的培训和研究活动,并取得较好影响。

2、2007年11月,工作室与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人类学所、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在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主持召开了“青年学者论坛:复旦-密西根联合社会性别学博士班,2007年学习课程昆明分享”,分享内容为《社会性别与历史》、《社会性别与社会》。有三位青年学者(武承睿、杨晶、李英)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并与云南大学和相关单位的年青人就如何从事妇女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工作室主任赵捷、云南大学教授沈海梅作专家评议,院科研处副处长李立纲出席会议。会期一天,学术性强,交流学习效果好。

3、基于搭建交流与学习平台,提升中国与北欧学者关于全球化与地方化背景下的社会性别研究水平,反思促进性别平等的经验并探讨存在问题及对策,促进双边或多边更紧密的合作研究的目的,工作室在院外事领导小组的领导支持下,积极申报第三届“北欧与中国妇女学和社会性别会议”,并获政府批准,会议将得到省外办、省妇联的工作支持,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东道主来筹办。会议将于2008年11月中下旬在昆明召开,会议议题确定为:基于中国和北欧的视角,透视全球化和本土化背景下的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

4、2007年8月,杜娟代表工作室参加由内蒙古赤峰市妇联承办的“社会性别与反贫困”专题年会,提交参会论文《云南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中社会性别主流化应用探索》,并做了大会发言。

三、人才培养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工作室重视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有意识地围绕课题开展工作,以课题为基础,引导青年人通过边做边学习,来理解有关社会性别/妇女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赵捷和杜娟还与云南大学人类学系合作,就社会性别研讨领域指导硕士研究生,拓展社会性别研究工作领域,扩大社会影响力。目前,工作室已储备有一支小型精干的科研人才队伍。

四、社会影响

1、在农村社区基层治理方面,就工作室开展的“村级冲突管理与对话机制的建立示范”专家评审会议,《云南日报》(2007年3月30日)作了相关报道:与会专家们认为,这个立项对解决冲突、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项目组提出的沟通对话机制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专家建议将其纳入民政系统村官培训和新农村指导员培训中。

2、《春城晚报》2007年1月29日报道:“省统计局首个分性别统计研究报告的出现,离不开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捷。” 2003年,省政协委员赵捷就领衔提了一份关于在统计中应加入性别分类的提案。报道肯定了赵捷研究员对推动统计调查用一个新的视角来看两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3、工作室成立三年来,持续开展系列课题活动促进农村妇女参政,调研促进性别平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发挥村级干部的作用,利用基层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探索培训“村干部”性别平等意识和领导力增强的机制化模式,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多次得到省妇联、省民政厅、省社科院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4、工作室主任赵捷研究员在妇女研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2008年1月,经省妇联提名推荐,赵捷研究员再次代表妇女界别当选为云南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