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处所动态

哲学研究所举办“人类学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个理论形态何以可能”的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8/8/24 14:42:34|点击数:

  8月17日上午,哲学所原所长、资深研究员苗启明先生携其最新出版的四部著作:《马克思开创的新哲学——人类学哲学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构建》《<巴黎手稿>开创的人类学哲学及其后续发展》以及《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哲学所会议室举行了题为“人类学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个理论形态何以可能”的学术研讨会。


苗启明先生最新出版的四部著作

  苗启明先生1938年生于河南济源,196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近二十年,1984年调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1996年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工作期间长期担任哲学所所长职务。苗启明先生主要从事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15部。2003年以来,苗启明先生在国内学界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理论构想,并在此主题下精耕细作,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马克思经典文本诠释话语体系,开一时风气之先。

  当天的研讨会上,苗启明先生就“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想以及自己的四部新作讲了四个问题:

  其一,怎样理解人?怎样理解人类世界?这一思考属于人类学范畴,他必须从人类学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对于施蒂纳、对于“神圣家族”的哲学批判,都是关于怎样理解人、怎样理解人类世界的批判。比如批判费尔巴哈的自然人和自然人本论,树立他的社会人和社会人本论思想,批判施蒂纳的孤立个体人本论,树立个体与类相统一的科学人本论思想等。这些批判都是从人类作为人类的人类学特性这种人类学高度来看待的,是基于人的人类学特性的哲学思想,因而,我们概括为人类学哲学思想。

  其二,怎样成就人的人类学价值和伟大品行?这同样属于人类学问题,同样要从人类学高度来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是启蒙运动以来的基本问题,费尔巴哈的回答是弘扬人的类本性,施蒂纳的回答是弘扬人的个体唯一性。马克思的回答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人类学价值原则,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实际存在的人本身,要在保障社会自由的前提下创造人类存在的一切条件,等等。这就指出了一系列的人类学价值原则。人类学价值原则的提出,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从而使它能作为人类的价值追求哲学走上哲学舞台。

  其三怎样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由于人类解放问题是自法国政治革命、政治解放之后就提出来的世界历史问题,而历史一直没有正确的回答,所以,这就成了马克思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而人类解放既是一个人类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这就需要从人类学和经济学两大范畴来回答。

  其四,怎样理解和把握人类世界的问题?这同样是从人类学高度提出来的问题。但是,马克思的深入研究,一是发现了现实世界的迫切问题,这就是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而出现的无产阶级的生存解放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类解放就无从解决。于是,马克思以全副精力解决这一问题。二是这一解决是通过深入经济学和政治学这种具体科学来完成的,这就形成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加上哲学和思想方法,就形成了马克思的三大理论,即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经典马克思主义。

  苗启明先生发言结束后,邵然博士作了评议。他指出:《资本论》所揭示的人类解放之路,事实上正好与苗启明先生提出的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想完全契合。由于《资本论》所揭示的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必须“围绕一个基本观点,强调两种理论视角,揭示三个必然环节和回答四个主要问题”。所谓“围绕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围绕“《资本论》集中地体现了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这一普遍共识,通过对《资本论》的深入探索,用具体的、必然的论证合理地支持那个结论。 所谓“两种理论视角”,是指在马克思思想当中所固有的“理解性视角”和“超越性视角”,或“事后视角”和“事前视角”。所谓《资本论》关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的“三个必然环节”,分别是现实道路的“出发点”、“主线”和“归宿”。邵然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共产主义仅仅解读为一种静止的、完满的存在状态,而要将其理解为“一个否定性的过程”。用马克思的原话,就是把共产主义把握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一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在理论意义上,是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而在实践的意义上,则是扬弃私有财产从而消除资本逻辑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这就是邵然对共产主义的本质性的把握。因此,上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过程,既是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同时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人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完整诠释,完全可以纳入到“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想中来,这也证明了苗启明先生“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理论的逻辑必然性和时代生命力。

  张兆民副研究员就“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想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应当把苗启明先生“马克思人类学”构想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以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理清马克思经典理论和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向度,另一方面则可以回应时代关切,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生命力。马超副研究员认为,苗启明先生“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想的提出正当其时,它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值得学界高度关注、深入研究。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

来源/作者:哲学研究所/马 超 责任编辑:念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