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藏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基地”课题论证会召开
时间:2010/4/9 10:38:00|点击数:
(纳麒院长、杨福泉副院长、边明社副院长出席课题论证会)
经资格审查、专家初评、学科组评审、答辩等层层遴选产生的云南省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云南藏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边明社;首席专家召集人:郭家骥;承建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首次课题论证会于
边明社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基地成立的相关背景;郭家骥所长明确了本次论证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云南藏区提出要建立“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藏区”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单独设立西藏项目的背景下,讨论出4-6个适宜的基地课题选题;尹仑通报了迪庆州社科联、迪庆州藏学院、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迪庆州德钦县人大、云南省民族博物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申报课题的情况。
杨学政研究员首先肯定了基地成立的意义,提出包容和宽泛的态度对开展研究项目很重要,选题范围不应过窄,否则对其他藏区的意义不大,而且应该动员各方面的人员支持和参与基地建设。他指出藏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都与藏传佛教有关,课题选题设计要有这样一个着眼点。
纳麒院长从宏观上对课题选题指南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云南藏区与其他藏区相比有其特殊性。可以考虑“云南藏区和谐的经验研究或综合因素研究”的选题;第二,针对如何建立“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藏区,选题应相对集中,要注意时效性,考虑从“最好”的藏区到“更好”的藏区要做哪些工作。选题应该突出应用性和决策性,和智库建设相结合,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应用和决策研究为主导,注重科研成果社会化。
杨福泉副院长指出首先要研究云南藏区的优势,注重与其他藏区的对比,云南藏区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政府,也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在研究选题上要有兼顾,既要总结深层经验,也要直面云南藏区存在的问题,研究也不要忽略生态、文化方面的经验,生态和文化互动的经验很多,但是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总结。其次,云南藏区不是孤立的,要考虑云南藏区和周边藏区的关系如何,潜在和危机是什么,优势在哪里,当前的民族关系现状如何,可能带来哪些冲击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考虑有直面问题的研究。
通过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课题选题的论证,使得课题选题更集中、更科学、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基地下一步将制定较为详细的选题方案。此次课题论证会圆满结束并达到预期效果。
(论证会现场)
(文: 王俊/图:李旭 )
(责任编辑:温曼 )
来源/作者:民族文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