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所举办刘军副研究员讲座《云南多民族和睦共处民间机制刍议》
时间:2014/11/3 11:48:51|点击数:
2014年10月31日,云南省社科院民族学研究所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专家刘军副研究员与全所科研人员分享了题为“云南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民间机制刍议”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是刘军副研究员长期关注的云南多民族地区民族和谐,文化共生,经济互助,生活互帮等现象研究的田野调查成果,同时也是由刘军副研究员主持的云南省中国民盟省委委托课题研究的成果。会议由郑成军副所长主持,民族学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知识讲座。此次讲座是民族学所开展的“自主学习系列讲座”第8期。
讲座现场
该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民间机制的当代价值,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总体目标(1)千方百计促进民族团结。(2)努力创新民族工作的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新疆案例:张春贤“让民族团结意识“深入社会的每一个细胞”,让各民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从身边人、身边事情做起,打牢民族团结的感情基础、社会基础。”云南案例:牛马亲家、拜干爹干妈、结拜兄弟姐妹、认干亲家等:从小玩在一起持续终身。并衍生到村寨关系和族际关系。从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习惯到宗教信仰,增进彼此了解与信赖。促成了彼此嵌入式的族际通婚。云南多民族传统族际亲密交往模式中,提炼出和睦共处民间机制的基本结构、主要内涵和特殊贡献。发挥好云南民间机制的传统优势的建议。二、云南多民族和睦共处民间机制的典型形态。以“山坝共生”现象为例,介绍了在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居住于山区和坝区的不同民族,基于资源禀赋与生计模式的差异,通过结成亲戚式的紧密友好关系,逐步实现不同民族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资源互补、生活互助、生产互帮、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局面。它是云南各民族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取长补短、合作共生的基本模式,也是彼此和睦共处民间机制的重要母体。典型案例:孟连景信的“宾弄赛嗨”意为“亲戚一样的朋友”。拉祜语 “亚搓”。佤语“跨婆波嘛” 。通过这样的共生关系达到以下几方面互利:第一,经济合作共生,特别是资源禀赋、生计模式的差异互补,是缔结友好关系最初的动机和核心内容,此后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第二,亲戚一样的交往方式和角色定位,培育出了深厚的情感、道义纽带。第三,文化交流逐渐深入。第四,个体人际关系的发展:横向网络与纵向传承。三、民间机制的独特价值。云南多民族地区的山坝共生,文化互尊互存,最终有助于为较小区域内的民族团结奠定,互助共赢的经济基础,相知互尊的文化基础,平等友爱的情感基础和交往交融的社会基础。加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与社会自组织、自我管理的力量。在这些传统领域里,不是“要我”团结,而是“我要”团结。民族团结和睦,不是靠教育或外部约束而是诉诸于某种程度的内需。促进民族团结的日常化、生活化、通俗化途径,弥补制度化运行的间歇性弱点。潜移默化,积微成著。促进了自利与利他结合、义利兼顾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情感价值因素,填补了制度化机制中的价值留白。四、云南多民族和睦共处民间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主要论述了民间机制普遍呈现弱化甚至消逝的趋势;分析出传统经济社会解体、生活方式变化、观念变化是形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呼吁政策性支撑和公共性呼应应该予以重视和加强支持。最后,刘军副研究员提出就像发展不会自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一样,发展也不会自动强化民族的团结。相反,发展改变了民间传统机制的客观基础,降低了互补的客观必要性等论点与大家进行谈论。
报告结束后,民族学所科研人员就讲座中的一些问题与刘军副员进行了互动交流。此讲座是有云南多民族和睦共处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推介,为我所科研人员对云南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睦共处共生等议题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机会,并受到全体人员一致的好评。
(民族学研究所 李红春供稿/图)
来源/作者:民族学研究所/李红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