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研究所罗丹副研究员在国际公地研究主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发表研究成果
时间:2023/5/12 17:02:12|点击数:
我院民族学研究所罗丹副研究员与云南大学何俊研究员,于2023年4月27日,在国际公地研究主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发表题为“Just Commons: Governance of Irrigation Water in World Heritage Rice Terraces, Southwest China”的学术文章。该文章也是我院民族学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农耕民族共生观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研究”(No.19CMZ048)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该项研究指出:农业用水的适度治理,对于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特别是考虑到全球南方的小规模农民群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至关重要。水资源管理作为农业公共资源的一种形式已被研究过,但是奥斯特罗姆“八项设计原则”(DPs)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应用分析范围。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为水资源共享中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解释力。罗丹副研究员与合作者的这项研究,基于公域资源管理研究大师Ostrom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正义视角来解释水资源公域治理的一种成功实践模型。该项研究使用经验的框架视角,考察了中国西南云南红河流域南岸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区——红河哈尼梯田,被当地多民族所共享的共有灌溉水资源的集体共管模式及其集体行动逻辑。研究表明,一个结合分配、程序和认同正义的地方共享的多维正义框架,是实现灌溉水资源成功治理的先决条件。这一政策内涵的经验分析,要求我们对地方性的知识与习惯法实践的多元性和多维性有更广泛的理解,并进一步纵深思考,这些成功且适度的地方性实践在中国的其他同质地方价值体系中的互鉴意义。
该项研究对中国西南地区灌溉水资源治理的深入个案解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意义。利用环境正义的框架分析、丰富并进一步完善了奥斯特罗姆关于共公域水资源治理的八项基础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点新见地:
第一,该项研究基于深入的个案民族志深描揭示:灌溉水资源的集体组织管理机构是基于当地各族人民共享的正义概念而生成、发展并持续实践的,这是一种多利益相关者的集体行动逻辑。在此过程中,“正义”概念成为用水、配水和管水的核心,并指导当地人群的所有行动。这项来自中国西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区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民族在水管理方面的司法实践存在显著层累,即:1)公平逻辑上的分配正义;2)建构正式的组织结构;3)社区内外文化差异之间的认同正义。这些正义的概念是由利益相关者持有的,并为以“水资源治理”为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确立了基础。因此,人们应该更深刻地意识到“正义”在自然资源的成功管理,特别是公共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根本的前提作用。
第二,该研究还表明,环境正义应该从多元和动态的视角来阐释。诚如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有别于全球和共同的司法概念,“正义”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价值体系塑造的,如:1)灌溉水资源的分配考虑到了种植周期和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土地生产力,这与其他常见的平等或平均主义概念有所不同;2)灌溉水资源日常管理者(沟头、赶沟人)的选择,将传统做法和正式行政权威相结合,有利于社区内部弱势群体的权利眷顾,这不同于西方关于程序正义(如公众参与、投票选举制度和向下问责制)的观念架构。3)不同族群之间不同仪式和宗教实践的共同参与,反映了多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彼此承认。研究区域迄今怡然并行不悖地存在着不同族群基于不同本体视角的宇宙观及其实践逻辑,因此,本研究提出,多元化和动态的环境正义需要对地方知识、宇宙观和实践进行情境化理解。
第三,该项研究从规范框架的角度审视了“正义”的地方概念和实践,有助于揭示“正义”与奥斯特罗姆关于公域治理“八项设计原则”(DPs)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表明:1)地方实践中的规范结构定义了习惯水权(即DPs中的“明确边界”),这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与分配正义的地方概念相一致;2)案例地在选择灌渠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方面的地方规范和结构,则与DPs的“决策、监测和分散化”相一致,也即水资源治理中的程序正义;3)案例地的地方规范结构中的价值和认同在不同民族、地方政府当局和国际组织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与DPs司法实践中的“认同”是一致的。因此,该项研究为地方规范性结构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考察地方正义是如何从多元和动态的维度来实践、确认和感知的,这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域治理原有的相对静态的基础原则理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 (IJC)属于国际公地研究的主流期刊,是国际公地研究协会(IASC)的常设刊物,也是公共领域集体治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奖的荣幸合作伙伴。2022年影响因子为:2.646。文章以我院民族学研究所罗丹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何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No.19CMZ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2063037)、教育部自然基金项目(No.16JJD850015)的共同资助。
来源/作者:民族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