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时间:2013/9/23 15:25:06|点击数:
“微创新”:行政改革的路径探索
邹宗根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行政“微创新”是政府在不同领域、内部外部对行政微循环系统的持续细微改善,以量的积累来提升政务服务整体质量,从而达到满足行政客体需求的目标。“微创新”推动政府行政思维、过程和服务的创新,以内部推进行政流程再造、管理服务精细化,外部借力新技术和新媒体、构筑多主体的多元治理结构等作为创新路径,推动政务服务的持续创新改善;“微创新”的投入比较有限、阻力较小、风险可控,能够较好地适应中国行政的现实环境。
关键词:“微创新”;行政改革;路径
中国思想库发展的外部环境辨析与对策
夏春海, 王 力
(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 100029)
摘要:我国思想库的发展受宏观政策、资金渠道和经营环境的影响。宏观政策提出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要求发挥思想库的作用。政府资助是我国思想库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经费支持力度并不强;慈善捐赠还没有将公共政策研究工作列为主要捐赠对象;而开展咨询服务是当下民间思想库解决资金渠道的主要方式。体制内思想库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制约,存在独立性缺失的问题;民间思想库则难以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税收优惠制度方面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有限,而且并没有将公共政策研究列为公益性事业的范畴。针对我国思想库面临的外部环境状况,应该进行思想库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强化政府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支持,完善慈善捐赠制度。
关键词:思想库;外部环境;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原因及优化策略
何卫平, 胡 建
(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农村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导致各种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给农村的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了冲击,最终会损耗中央政府的执政基础。变异的政策运行、错位的政府角色、失衡的利益格局以及非理性的问题归因是造成农村基层政府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建构互信通道以及构建利益均衡机制。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基层政府;信任危机;优化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分析
刘洪森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内在的严整性和连贯性,它通过范畴、命题、原理和理论体系等形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对于澄清各种错误的认识,增强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畴;命题;原理;体系
加强“中西马哲学”对话,构建当代中国正义理论
王欣欣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主义研究部, 北京 100032)
摘要:正义是公民的最高美德,是文明社会追求的价值,正义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需要构建起适合这一实践的新的正义理论,而新的正义理论的构建,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厘清正义概念的抽象内涵,加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方面的正义思想的对话,用一种融合贯通的思想方法,肯定、吸收、统摄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正义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对话;构建;正义理论;实现路径
邓小平对民主与稳定关系的解读及其时代价值
王春玺, 李国臣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超越了就民主、稳定本身谈论民主与稳定关系的思路,而是将其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在民主、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三者关系中,实现现代化才是第一位的任务,民主与稳定都要服从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和稳定有其相一致的一面,也有其内在的张力,如果民主化改革出现方向错误和措施不当,民主与稳定之间就会出现紧张状况。邓小平关于民主与稳定思想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破除不顾国情的抽象民主观,扎扎实实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更高程度的稳定和民主创造条件;有助于破除“维稳”思维,进一步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真正实现稳中求进。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稳定;现代化建设;政治体制改革
“如在”与“临在”之间
——论朱熹对“祭如在”的理解
张清江
(中山大学 哲学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在儒家的主流看法中,“祭如在”代表着孔子对于祭祀的基本要求,朱熹并不认为“如在”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当作”其存在,而是相信鬼神的真实“临在”,只不过这种“临在”并非民间通常所认为的那种神灵降临。对朱熹来说,并不是“如在”的规范要求,而是“临在”的信仰追求,才是其“祭祀如仪”、“必诚必敬”的精神根源,并对其生活产生了切实的影响。
精神次序与德性阶梯——中西互释中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研究新探
庞俊来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从中西互释的视角,以中国问题意识和当代视域的症候式阅读为出发点,提出从伦理道德以及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学科范式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思想文本的可能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精神生命次序和德性阶梯理论来理解黑格尔开创的现代性与主体性思想,在注重重读经典的当代意识中提供一种理解西方现代性的伦理学理论路径。
关键词:中西互释;《精神现象学》;精神生命次序;德性阶梯
后哲学的思想之刃
余乃忠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
摘要:科学的繁荣,夺走了哲学至尊的地位;形而上学的后裔,始终不愿面对瞬息万变的视界;语言的先天不足,使其远不能成为思想的家;概念的歧义,使思想交锋成为学术精英展示个性的游戏;反理性的绝唱,演绎了后现代主义的孤独;与社会科学边界的模糊,使哲学丢失了自己的领地;历史主题的转换休止了哲学的生命。如果说今天是哲学最为疲惫与沉沦的时代,那么也是哲学最具有迸发力量的时代。哲学之死,不是理论的枯竭,更不是思想的终结。
从知识的视角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及其发展前途
陈 雯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9)
摘要:在知识阶梯上,伦理学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较高层次,普世伦理是可能的。以非嵌入编码知识的视点审视普世伦理,普世伦理可视为“伦理学领域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伦理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普世伦理的发展前途是与地方性知识的结合。
拓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新视野——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与反思
蒋晓俊, 韩小谦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走向主要呈现出从一般性走向具体性、从译介性转向研究性、从单一性趋向综合性等三大特征。同时,为拓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就要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重点关注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自觉加强对现实社会建设进程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中一般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动机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古 冰1, 2,朱方明1
(1.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2. 成都理工大学 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中西部地区由于环境政策相对宽松,要素成本低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工业园区建设日益完善,再加之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市场,因此会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入。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严格执行环境评价与监督管理,科学布局生态工业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环保参与,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问题研究
王俊韡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使用混合截面数据,选取中国深、沪两市4369家上市公司样本,对高管人员激励(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有效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机制。实践中,应继续加强显性激励契约的有效性,同时提高隐性激励契约的透明度,实现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公司绩效;代理成本
国际流动性传导影响下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实证检验
赵海华
(安徽大学 国际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货币流动性变化会受到国际流动性传导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和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使得国际流动性通过贸易顺差、外资流入以及热钱等渠道大量输入我国。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流动性变化与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热钱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的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热钱变动显著影响货币流动性变化,上述三个变量的变化可以解释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30%以上。此外,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受自身滞后值影响比较大,具有很强的粘性。
关键词:流动性变化;贸易顺差;外资流入;热钱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与对策
白江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钢铁工业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间的时滞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既与工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关,也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要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产业政策执行力,细化政策的针对性。
关键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类型;原因;对策
区域资源空间配置的动力机制研究
李 颖
(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为集聚力与分散力合力的替代变量,对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潜在全要素生产率既定的情况下,对现实要素生产率拉力的实现路径是短期调整技术效率、长期调整规模效率;欠发达区域和外围区域应从政策制度调整、技术选择与创新、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动力机制实现的市场交易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动力机制;资源空间配置
基于价值创造的稀土可持续产业价值链研究
何文章, 卢福财
(江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稀土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稀土产业价值链现状,应加强稀土资源管理,整合资源开发;优化稀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实施优惠政策。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建设现状调研
张洪波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丽江 674199)
摘要: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是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的试点之一。老君山国家公园目前存在法制建设滞后、投资机制不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要以政府为主导,强化对国家公园的管理;以生态旅游为主,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打造有特色的国家公园。
关键词: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建设现状
族际文化制衡与生态环境维护:我国长江中上游山区生态维护研究
罗康隆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我国长江中上游山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段。在19世纪以前,这里的彝、汉、苗等民族在资源利用方面所形成的文化制衡格局,不仅对该区域的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而且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了较好的维护。但19世纪以后,这样的族际文化制衡格局逐渐被打破,尤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格局还在不断加大,以至于诱发了该区域的生态灾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开始提出退耕还林、还牧,但成效不大。要使其起到实质性的成效,势必要建立起新时期的族际文化制衡格局,在实现对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达到对生态环境的精心维护。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维护——以麻山苗族地区为例
田 红, 彭书佳
(吉首大学 师范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生态恢复,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捆绑起来,制定一套完整的对策付诸实践。通过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接轨,稳妥地推广相关地区各民族的传统知识、技术和技能,辅以适用的技术手段,稳步提升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对水资源的截留、储养、再生与净化功能,确保我国的珠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供给。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恢复;水资源;本土生态知识
论水资源维护与分享不合理现状的文化成因——从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个案引发的思考
罗康智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当代中国水资源维护与分享的不合理现状,显然不是各民族文化对所处生态系统适应的产物,而是众多民族对资源消费单一化趋同的结果。因此,要缓解中国水资源维护与分享的不合理现状,首先得激活民族文化自身适应生态环境的机制,回归多元文化,用各不相同的方式维护与利用水资源的多元制衡状态,再辅以当代科学技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可望在中国得以实现,中国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也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
泰国傣泐人的传统维持与族群认同——基于泰国曼堤村和曼栋么村的田野考察
郑晓云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处,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在外来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源于中国西双版纳而聚居于泰国北部的傣泐人的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有识之士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与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当地文化发展的一种新现象。曼堤村与曼栋么村通过宗教祭祀、发展传统产业、编写民族刊物等形式来维持民族传统文化,促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将传统文化保护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形成了以村寨为主的基层积极主动保护传统文化的现状。
关键词:傣泐人;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族群认同;泰国
社会资本与职业地位获得:基于云南跨界民族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孔建勋1, 张 顺2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东南亚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034;
2. 西安交通大学 社会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以“云南跨界民族农民工就业研究”的调查所得作为基本数据,以求助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探讨云南跨界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社会资本在非农工作的地位获取中的效用及局限。跨界民族非农劳动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其非农工作选择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即社会资本丰富者更容易有非农工作机会,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论党内民主的宪制化
李海平
(吉林大学 法学院, 长春 130012)
摘要:党内民主纳入宪法调整范围,是现代宪政发展新趋势。党内民主宪制化产生了最高立法机关规范党内民主的立法义务,赋予了政党“准国家机关”的法律身份。党内民主解决寡头铁律和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性及其与人的尊严的密切关联性为党内民主宪制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宪法应设置党内民主条款,并根据国情设计党内民主制度。宪法学需在公民权利、政党权力、国家权力三元框架下研究党内民主问题。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的语境分析
孙 记
(黑龙江大学 法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按照2011年8月24日《修正案(草案)》第14条的表述,确立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这一规定不是要落实国际公约中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而是为了遏制刑讯逼供而对办案人员依法收集证据作出的一项原则性要求,是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延续,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非权利”观念的必然反映。这一规定的运行要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社会转型,虽不能完全排斥按照权利保障的逻辑由被追诉人直接主张,但更要靠办案人员利弊权衡下的主动落实。
关键词:“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遏制刑讯逼供;办案人员的守法义务
政商新统:近代中国商会法的实践意蕴
谈 萧
(河南大学 法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政府与商界较少发生法律关系,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法律传统。近代中国商会法出现后,这一传统开始断裂。通过政府促导、组织控制、简约治理等方面的商会法实践,政府与商界发生了较多法律接触,进而演变出一种新型法律关系,构成法制转型之“政商新统”。这一“政商新统”,既与西方国家向工商社会分权以实现“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不同,也与古代中国行政司法视工商事务为“细故”的传统不同,而是形成了政府主导和控制下的工商法律秩序。
魅与治魅:道教文献中的精魅思想
张 悦
(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道教文献中的精魅是与邪神恶鬼一道、对世人产生影响的一类超自然存在物,而现有的研究对精魅的关注并不多。精魅形象在道教文献中是不断发展丰富起来的,至唐宋时期基本完成。精魅的形象及其危害在道教文献的叙述中呈现出一种由简到繁的发展态势,与此相应的是治魅之术也由开始的简单、易操作变得专门化、官僚化。其原因一方面是道教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达赖喇嘛神权政治下的“民主”改革
韩玉斌
(西南民族大学 法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达赖喇嘛为了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中青代的强烈要求下进行了“民主”改革,二十余年过去了,其“民主”改革成效甚微。达赖喇嘛的神圣光环和海外藏人社会弥漫的保守主义让真正的民主难以找到适存土壤,最终只是给神权政治披上了华丽的民主外衣。由于生存所需,海外藏人的行为普遍具有物质化的倾向,达赖喇嘛的政治活动也表现出浓郁的机会主义色彩,在这种背景下,达赖喇嘛所谓的“民主”改革注定只是少数人自导自演的节目。
多元化社会的文化治理模式研究
谢新松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4)
摘要:时下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社会时代。在完善和推进社会治理的进程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社会多元化的现实还是社会实现善治的诉求,均需要社会治理的主体,即政府、市场组织和公民社会,积极探索和实施文化治理模式,以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
以养老机构为依托发展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李 珺1, 李艳忠2
(1. 昆明学院 社会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14;
2. 云南大学 滇池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将成为我国发展中应被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起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特别契合我国的国情,应该借鉴该模式,发展我国以养老机构为依托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宋代行政法中的“例”、“法”关系——以封赠制度为例
孙 健
(北京外国语大学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摘要:封赠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两宋时期日趋完备。在制度发展的过程中,法规条文被应用于政治实践,随之衍生的“例”与“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突出。某些时候,二者呈现出互补的态势,形成良性互动,对更多问题提供更完备的解决方案;另一些时候,二者又会爆发冲突,“例”的过度使用会危及“法”的效力,“法”也会产生相应的拒斥反应。通过考察宋代封赠制度中“法”与“例”的冲突与互补,可以进而透视宋代行政法领域中的“法”、“例”关系,以往基于二元对立观点对“例”的单方面批评,忽视了“例”对于“法”的补充、辅助作用,有失客观。
关键词:宋代;封赠;例;法
“民”与“汉”:清代“民户”的划分及其实质
彭洪俊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清代的户类划分一般具有职业与民族并重的双重标准,其中“民户”在与各少数民族人口并列时常简称为“民”或“民人”,所指称的是与各少数民族人口相对的汉族人群。在清代人口分类语境下,“民”或“民人”明显具有“汉”或“汉人”的内涵。清代民户与各少数民族人户的民族性质差别,是国家人口分类管理与赋税制度实施的基础。
关键词:清代;人口分类;民户;汉族
清代走方医的医术传承及医疗特点
王 静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走方医采用游走四方的形式行医,居无定所,构成复杂多样,与正统医家在行医方式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不同。就清代而言,走方医在技术来源上主要有家族传统、地域熏陶、自学和拜师四种方式。在医术传承上,他们注重经验,以师徒授受为主,又自秘其技不轻授。在医疗诊治上,他们擅长取牙、捉虫、点痣等正统医家较少涉及的领域;多用禁咒、针灸、推拿等正统医家较少使用的手法;诊治不计后果,讲究速效;用药廉、验、便,还大量使用伪药。
关键词:清代;走方医;技艺来源;医术传承;医疗特点
小说虚构理论与近代小说及知识转型
吴泽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文系, 北京 100089)
摘要:小说虚构理论出现在近代,其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化的整体变革,其中包括外来文学冲击下小说外延的变化、西学东渐大背景下知识系统的重组等。小说虚构理论的出现,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理论事件。虚构理论的出现,与近代以来小说自身构成的变化及小说之外的其他文化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道教内丹养生与北宋诗人心态
张振谦
(暨南大学 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道教内丹养生在北宋文人士大夫间的盛行,使一些诗人的心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了主体、闲适、自娱为特征的心态,这种心态流露于作品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风貌。面对人生挫折,北宋诗人往往受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影响,高扬主体精神,用内丹养生中“性命双修”、“自适其适”的思想和心境驱遣烦恼忧愁。道教内丹养生对北宋诗人心态的渗透,是造成北宋诗学娱乐倾向的原因之一。
清代女作家咏史诗创作考论
张海燕, 赵望秦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清代女作家咏史诗创作已然普遍化、群体化,达到了全面成熟繁荣、作者众多、体裁多样、见解精到的境况,这是女性文学创作走向自觉,甚至独立的重要一步。清代女作家在咏史诗创作中表达了她们的时代才名焦虑,渴望扬名显姓,流芳青史,彰显了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
中国古代诗歌题目在宋代之前的发展
李树军
(辽宁大学 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
摘要:题目是古代诗歌文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有一个从标志性的篇名到命题性题目的发展过程。大致说来,古代诗歌题目有截取诗歌字句为题、即事立题、模拟或沿袭古题、命题等制作方式,这些方式至唐代已发展完成。诗歌题目与诗歌发展史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德宏州信访工作的特点及思路
杨 芍1, 陈巧英2
(1. 云南省新闻出版局, 云南 昆明 650034; 2.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德宏 678400)
摘要:云南德宏地区是桥头堡战略实施的最前沿,近几年来,该地信访工作出现原因多样化、内容复杂化、信访方式从传统方式向现代信息化转化、上访主体群体化趋势、越级上访大幅上升等新特点,对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因此,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引导疏通工作和建立一套严格的问责制等方面入手提高信访工作效率。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信访工作;新特点
来源/作者:期刊部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