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出版刊物 > 《云南社会科学》C刊

《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六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10/11/19 15:02:00|点击数:

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及消解对策
 陈建斌, 闫春歌
       摘要:文明行政是行政体制改革对政府行政方式提出的必然要求,蕴含着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坚持服务理念等要素,要求行政主体具备相应的法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服务人格。法治精神和伦理道德缺失、主体价值观错位等主体人格障碍,以人情执法、暴力执法、权力寻租等形式制约着文明行政的实施。消除文明行政的主体人格障碍应主要从加强自我学习、加强法制教育以及健全行政执法责任体系着手。
 
政治平等的分配维度  
邓玉函
  摘要:人的平等诉求表现为人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权利的实现,政治平等的发展应以公民权利的扩大和保障机制的健全及完善为标志。现实中,在平等权利和不平等收入的混合结果下,造成了政治平等的原则和市场经济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出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把公平和效率看作是具有同一价值指向的一对范畴,在二者的博弈中寻求一定的张力关系,实现政治平等的合理分配维度。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张远新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任何社会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和历史的;无产阶级公平观的本质内容是消灭阶级,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它是平等与不平等的统一。以此理论来理解和审视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可以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原则应该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公平与效率,孰先孰后,抑或是并重,应以社会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抉择的重要根据。
 
论政治稳定的内涵、支点和保障——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
 赵子陆, 吴道显
        摘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政治稳定是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平衡的状态。本质上,这种相对平衡状态就是国家与社会围绕政治权力展开的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因此,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是政治稳定的支撑点;国家与社会围绕政治权力展开的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和均衡性是政治稳定的保障。
 
网络舆论特点及其引导方案 
吕德生, 梁 冰
       摘要:中国网民数量自2008年6月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位,并且网民规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价值正在日益放大。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体来讲,网络舆论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偶然性等诸多特点,相关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如能把握内在规律,科学认识网络舆论特点,则有可能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进而开创网络舆论引导的新局面。
 
20世纪50年代巴基斯坦对新中国的“矛盾”外交政策探析
 韩晓青
  摘要:20世纪50年代,巴基斯坦加入了美英主导的针对新中国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在涉及新中国国家主权、国家核心利益的许多问题上,巴基斯坦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呈现出矛盾性的特征。究其原因是由于巴基斯坦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其在外交战略、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的大方针决定的。巴基斯坦的这种“矛盾”的外交政策对中巴友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论现代哲学对传统伦理的分析性诠释
 韩立坤
        摘要:19世纪末开始的“道德革命”发展到五四时期,传统伦理遭到了更猛烈的批判。与西化论者不同,以冯友兰、贺麟、张岱年为代表的哲学家反对以现实的实效性和特殊性来评判旧道德。他们运用内涵的分析法重新诠释传统道德范畴,揭示其永恒性的道德资源,这为评价传统伦理、文化以及进行各项工作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西方主流社会科学何以拒斥“应然”——从社会因素的变化透视西方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
 梁 孝,朱红文
       摘要:西方的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社会科学的领域是“实然”,而不是“应然”,社会科学不能解决人类的目标问题。这项原则的确立并非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而是由于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进入大调整时期,国家与商业把知识生产置于工具地位,形成了国家和企业提出问题,学者提供研究成果的“采购式”社会科学研究模式,而知识分子的主流也从传统知识分子向科技型知识分子转化。价值中立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是西方社会科学工具职能的规范化。
 
中国传统伦理现代转型的当代视域及其理论探构
庞俊来
  摘要: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在当代面临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西方意义上的现代性本身受到了道德责难,现代性道德遭遇伦理与实践的二律悖反;二是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使得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面临着“既走进现代、又走出现代”的尴尬处境;三是普世主义的出场,使得中国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型必须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凸显世界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实现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的最后决疑:一是探讨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的学理逻辑,究竟可能、应该以及怎样就能够完成中国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型;二是注重中国伦理传统转型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梳理与现实悖反过程中,追问“现代”与“传统”的“优秀”所在,找到转型的契入口;三是中国伦理传统现代转型的全球意识,在现代文明的滥觞以及后现代文化虚无主义的张扬中,我们面临的决不单单是民族文化的复兴,而且还要自觉担负建设和谐世界的文化意识与人类意识,唯此才是真正的现代转型。
 
当代世界需要马克思的人本理性哲学 
肖 飒, 苗启明
  摘要:探寻马克思哲学的真谛、“回到马克思”的理论探索必须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自觉精神追求。但这有一个理解的前提,那就是马克思哲学所以发生的精神依据。马克思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把握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其哲学是追求人的合理生存与自由解放的哲学,是关于人类世界的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化与创新必须超越传统的理解与观念,走向马克思开辟的现代哲学新方向。
 
《马克思的幽灵》语境中的三重幽灵 
董 震
  摘要:作为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德里达对马克思的“反复阅读和讨论”表现为对“幽灵”概念的回溯与显性化处理,这一概念既涉及到“哈姆雷特”专名所代表的正义的“幽灵”,又代表马克思“幽灵”话语中蕴含的弥赛亚性的幽灵,甚至指向德里达解构思想中自“延异”以降一脉相承的“幽灵”一般。这种逻辑在德里达“延异—痕迹—书写—幽灵—幸存”的解构链条上充当着重要的一环,并最终指向不可解构的希望。
  
科学说明中的本体论承诺: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毕文胜, 杨 晶
  摘要:上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哲学界针对亨普尔科学说明模型中的问题,提出了因果实在论的说明理论、建构经验论的说明理论、自然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的说明理论。这些当代科学说明理论及其模型中所存在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本体论承诺问题,通过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表现出来。
 
跨文化视野中的人类生态安全观——基于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分析 
罗康隆
  摘要:全人类公认的生态安全理念,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总体追求目标。由于生态安全是一个文化概念,因此,在这样的追求目标中理应包容进当今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生态要求和生态利益,但却不能要求每一个民族在生态安全上采取同样的举措,按同一模式行事,均等分享生态安全的实惠。人类生态安全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要改变地球生命体系的现有结构形态,而是确认这种形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动员人类的文化以最大的力量去保持其活力,使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其文化保持稳定延续的耦合关系。
 
国家权力与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 
范瑞青 
  摘要:对少数民族每一个经济参与者或活动集团而言,国家的经济参与既可能成为它们所积极寻求的潜在资源,也可能成为制约它们活动的潜在威胁。这便使国家成为不同族群为控制社会经济决策权而争斗的对象。各族群都希望获得国家强制潜能的帮助,而按有利于本族群的方式进行经济收益的再分配。同时,国家有依凭权力来获取生存收入,并力求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动机。另一方面,国家收入的增加最终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便要求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参与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关系,以符合各民族社会发展的要求。
 
民族自治县人事管理自治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为例
 王传发
        摘要:人事管理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运行实现之本。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在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与任用和培养各类技术人员三方面的人事管理自治实践,表明了该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素质与编制,行政首长“外地化”和对“党管干部”的误解等方面是自治县人事管理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
   刚
  摘要:马克思主义总是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总问题的角度来审视民族问题,指明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着民族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现实特殊道路决定着民族问题的内容、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有利于党的民族工作和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稳定与发展研究 
孙 瑞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于发展环境最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大好阶段,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迪庆人民梦想的香格里拉正在变为现实。迪庆州的成就,是严格遵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信念,并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创新思路、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后取得的。
 
社区公民治理的新视阈:基于强势民主理论
徐善登
        摘要:对依赖于共同体参与的强势民主理论的解析,有助于我们对社区公民参与治理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社区是实现强势民主所需的现实共同体,以公共审议和共同行动为核心内容的社区参与治理也是公民接受教育的过程。地方层级的政治参与在培育有能力的公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参与此过程中的个人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公共的公民,乃至这种能力意识将会逐级扩展到全国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强势民主。
 
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胡守勇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群众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县(市)域为单位统筹发展,进行县(市)域群众文化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要着眼于“大文化”背景,即县(市)域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时代主旋律。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必须以“小文化”即具体的文化工作为依托,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精英文化的普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中国二元食品质量安全结构分析 
倪学志
  摘要:由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加工产品也会存在较大质量安全差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城乡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差异性、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方式下所获得的食品质量安全的差异性以及具有不同生产和消费特征的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也就不同。通过绿色、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与信息显示以及增加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逐步破解中国二元食品质量安全结构。
 
“金砖四国”社会性别预算的比较与启示 
马蔡琛, 王 思
  摘要:“金砖四国”的社会性别预算改革对于推进其性别主流化和财政精细化具有重要作用。俄罗斯的社会性别预算具有立法保障的特点,巴西强调性别预算同参与式预算的结合,印度体现了预算追踪的特色,中国的社会性别预算起步较晚,其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尚待完善。
企业网络嵌入与竞争优势 
曾一军
  摘要:企业网络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制度安排。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看,任何经济组织或行为体的行为都嵌入于一定的外部关系网络;同样,企业行为也是嵌入于企业网络的。企业在选择企业网络关系的治理机制时,需要考虑网络成员的相互依赖程度、网络协调成本和机会主义削减等3个方面的问题。企业网络嵌入后为企业带来多种网络资源,从而能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政府供给研究 
谢 军
  摘要:中国部分进入成熟阶段的乡镇企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面临着升级的压力和对其产业升级起瓶颈控制作用的共性技术供给问题。共性技术属于乡镇企业集群衍生的公共产品,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公共产品,故该类产品的供给应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应构建官-产-学-研合作模式予以解决,以此来促进乡镇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研究——基于浙江温岭市的实例
 潘海英, 吴 明
  摘要:对浙江温岭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调研表明:当地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较完备;正规金融供给充分,但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非正规金融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之一,但风险不容忽视;担保体系初步建立,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有限。应通过信贷业务创新、适度开放金融业、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等举措来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权力、文化与科层现象——对组织社会学法国学派思想的评述 
张肖虎, 杨桂红
       摘要:权力关系是集体行动中行动者之间的基本关系。行动者行为选择的基本目标是权力最大化,其策略是提高自身领域对他人的不确定程度,或是降低他人领域对自身的不确定程度。但是行动者行为选择不能突破一个前提:合作的维持,即行动者行为选择受到技术理性的限制。另外,由于行动者处于本土文化的环境中,其行为选择必然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
 
以文化学术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旅游深度合作——从一些实例看学术文化交流与促进东盟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杨福泉
  摘要:东盟和中国旅游的精髓和灵魂应该是文化,只有通过文化的相互欣赏、学习而得到精神陶冶,旅游才会升华到心灵共鸣和审美愉悦。只有通过深度的学术与文化合作,才能使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更深入地了解相互的文化资源、文化特点和个性、文化的潜力和深入开展文化合作促进旅游的愿望,真正欣赏到旅游地的文化和民族的文化精粹,通过这种深入人的心灵层面、文化欣赏层面的旅游活动,“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使旅游真正成为一种能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入了解和深厚友谊的平台和途径,并通过旅游这样的平台,达到共同关心旅游地的文化命运和民生,促成旅游地的社会和谐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毕摩文化再生产论 ——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
 王 进,   廖 玲
  摘要: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彝族社会实际和毕摩自身境遇来看,生存心态成为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基本动力,权力正当化体现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运作逻辑,而象征性实践则构成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本质意涵。             
  
明清行商所临风险及其规避 
赵长贵
        摘要:面临劫掠讹诈、丧命失财、盗卖私售、银钱之虞、官吏勒索、牙人侵渔等风险,明清行商研读律令商书、寻求乡族帮助、夤缘势要庇护、习武或聘镖师、建立会馆公所、结成商队商伴来规避,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社会发展,行商又面临许多新的考验。
 
马绍武维护南疆主权的努力:中外史料的补充
王建平
  摘要:马绍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疆有很大的影响,他对中国主权和南疆稳定的维护、加强南疆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作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伊斯兰教的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熏陶将马绍武这位历史重要人物在那段动荡年月里推到前台严厉地打击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裂势力,维护了南疆的稳定,捍卫了中国的主权。
 
戊申河口起义与清末云南社会 
连振斌
  摘要:1908年革命党人利用河口形成的粤人社会、脆弱的边境管理和法国政府的同情等诸多因素而成功发动起义,在短时间内形成燎原之势,声势甚为浩大,引起中外政府与舆论的极大关注。然而,云南绅民因革命党人有法国人的背景和外地社会的性质而未接纳,反而对推行整顿云南军政且力保利权的锡良甚为信赖。最终,在清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法国政策转变的情况下,河口起义遭到了镇压。尽管如此,这一事件客观上加速了云南社会的近代化,并为辛亥革命在云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山水诗中审美主体自我呈现方式的变迁——以晋唐至北宋为断限
 程 磊
       摘要:随着士人自然审美意识的深化,山水诗中审美主体自我呈现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层次:以玄佛对山水是要从山水中发现对应于主体的精神本体,主体置身自然之外;以情意对山水是以山水为生命之情的直接形式或载体,主体向自然融入;以哲思对山水是以山水为求诸内心的媒介,表达主体内在心灵对人生、历史和宇宙之道的深刻体味,主体独立于自然之上。这个逐步超越现象界、回归内心的主体自我呈现过程,是庄玄、禅宗艺术精神转换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社会自中唐以后审美理想蜕变的典型反映。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反城市话语 
刘永丽
       摘要: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反城市”话语。这种反城市话语与传统儒家的反城市话语有承袭的关系;也和西方现代性视野中的反文明、反科技话语有密切关联;还归因于政治话语中的反殖民主义思想及民粹主义思潮。
 
从文坛“80后”反思当下文学体制 
马小敏
  摘要:近年来,围绕“80后”文学的讨论成为文坛一大热点,而这一讨论更应该引起对当下文学体制的反思:中国作家协会吸纳新成员时对抄袭行为的放行是否合理,在宽容之余如何坚守自身底线;文学期刊在改版寻求发展之际,文学精神将被置于何种位置;文学批评范式随着新文学样式的不断出现,应有怎样的调整。只有及时对此作出反应及调整,文学体制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推动文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