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14/11/12 13:02:44|点击数:
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任佳 王清华 陈利君 杨思灵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新时期继续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构想。由于南方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云南的作用,不仅是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两洋”战略的需要。因此,国家应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促进云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二维特质
孟轲 河南师范大学
摘要:从个体角度来看,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呈现出认同动因、方式和状态的差异性,认同表现的能动性和层次性,认同过程的渐进性和自调性,认同结果和践行的相对稳定性等特质;从群体角度看,党政干部群体、工农群体、经营管理服务者群体、科教文卫知识界群体、青年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分别具有认同的政治性和双面性、稳定性和务实性、功利性和求异性、真理性和责任性、信仰性和实用性等特质。
改革开放后群众路线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刘孝阳 南开大学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根本领导方法与工作方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群众路线实现了创新性的发展与变化,在论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调动群众积极性、改善民生、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与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变化与发展使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对当今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创新具有重大启示指导意义。
大部制改革:历史回顾与路径前瞻
陈科霖 浙江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制改革逐步成为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通过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大部制改革的成效往往不大,甚至还走向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政治体制改革走向“深水区”,并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必然要求,这就更加凸显了大部制改革的重要性。回顾我国中央政府(国务院)机构设置变迁的历史,分析总结我国大部制改革目前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部制改革应当具有的特点,并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提出较为合理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的设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棱镜门”事件及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和启示
陈印昌 朱新光 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棱镜门”事件掀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的监听丑闻,暴露了美国政治双重标准的虚伪和霸权主义。同时引发了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反思和警醒。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高度重视“棱镜门”事件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不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政治安全的认识和治理能力。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刘青峰 云南大学
罗崇敏 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摘要: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实用主义思想过度张扬,导致教育工具化、功利化、世俗化越演越烈,教育价值不断流失,教育创造力严重缺失。致力于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主义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方向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教育本质观、教育实践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旨趣、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以期能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实践提供一种参照。
公共精神的伦理形态及逻辑进路
卞桂平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公共精神的实质在于人们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价值进行澄明、维护和持守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品质与精神样态,其生成进路依循的是“伦理—道德”的生态范式,体现的是“规范→德性→德行”的动态逻辑过程。公共精神的“规范”形态是原始、自然样态,依据并呈现的是“伦—理”生态;公共精神的“德性”形态是形象、现实样态,依据并呈现的是“道—德”生态;公共精神的“德行”形态是真实、充分样态,依据并呈现的是“德—行”生态。“规范→德性→德行”的伦理形态所标识的正是公共精神“潜在→自在→自为”的逻辑进路。
空间转向与价值发掘: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思想探究
王贵楼 对外经贸大学
摘要:与时间和历史问题主导的现代性政治思想不同,后现代政治思想更加关注空间和地理问题,对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而言更是如此。在空间转向和主导的后现代大平台上,法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用空间生产理论,完成了对空间政治价值的首度发掘;以此为基础,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哈维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实现了对空间政治价值的再度升华。两者相互辉映,呈现出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空间政治理论的核心图景。
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治理逻辑与“生存安全性”的价值实践
王轩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现代性风险社会认知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公共价值的一种集体认肯,集中表现之为一个社会自我反省、再建构的实践性理论逻辑的展演,现代性社会的“生存安全性”危机的出场更加确证了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根本性所在,对现代性风险社会的治理就是从人的“生存安全性”的人学价值立场确立介入,重新澄明一种“共生—共进”意义结构的文化公共性逻辑,从现代性治理逻辑及文化价值维度来观察、重新建构现代社会秩序和现代性意义,进而造就一种文化公共性之人的“生存安全性”的价值实践。
道德之二度空间
——上帝之国在地上的建立
谭舒 东南大学
摘要: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已铺垫了理论上最终要建立道德宗教的构想,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则就之进行了详尽论述。有理性者对于道德律的遵守也将构成信奉上帝的唯一路径,完成道德之二度空间在经验生活向度上的平行建构,最终辨明宗教的两种形态,并为真正教会的存在根基做了厘清与辩护。
论基于“一”的伦理认同
任春强 刘秦闰 东南大学
摘要:认同即同一性,同一性即同于一性,对一的理解和承认是认同的前提。一包含两个逻辑指向——一个和全体,人在思考一时发现自身的有限性、全体的不可思议性和可思议性,由此一被理解为经验的一、超验的一和先验的一。人对一抱着描述性和意义性两种态度,而伦理建立在主体与主体对善好理解的对话和妥协上,因此伦理认同以对“作为善好的一”的反思和承认为基础,继而其分为经验的、超验的和先验的三个层次。家庭、民族、国家、社会是伦理认同发生的基本环节。伦理认同的层次和环节经过个人的反思才成为其伦理生命。人无法证明自身是唯一的伦理主体,所以伦理认同最终会推演到:人与其他物种为了世界的整体和谐而不断地达成一致。
从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看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兼论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王玉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摘要: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使人们对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产生一种误判,认为中国经济是政府直接干预的成果。实则不然,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历次改革的最终归宿是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并非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要素价格和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推动力量。因此,当前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应该从完善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出发,重新定位自身的经济角色,将自身功能定位为规制和激励,通过促进创新的有效实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走进“7时代” 适应新速度——论我国企业调整经营策略的必要性
董家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回归理性,GDP增长率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7%~8%之间的“7时代”。经济理性增长、合理减速,是趋势性变化,不可逆转,并对各个经济层面、各个经济主体带来不同的影响。我国企业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理性应对经济合理减速,认真分析其对本行业、本地区、本企业带来的影响,及早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中国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纳鹏杰 纳超洪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而投资水平极低,高经济增长光环下却是低质量的价值创造,其根源在于“重资产,轻价值”的投资模式,此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难以为继。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就必须实施“轻资产,重价值”的投资模式,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变野蛮增长为价值增长。
论国际货币的权利、收益与责任
仇堃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意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些都给人民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全面而深入地分别了解美元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享有的权利、收益与责任,以便及早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而充分做好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准备。
零售商控制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
黄建军 李英 暨南大学
摘要:随着强势的大型零售商的出现,零售商纵向控制取代了生产商纵向控制,而零售商纵向控制正是其行使买方势力的策略行为。零售商买方势力形成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改变以及零售商实行规模经营和善用信息技术。零售商纵向控制除了能抗衡生产商垄断之外,还会产生种种的外部性,甚至会导致零售市场的垄断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大型零售商滥用买方势力和对零售市场垄断应是政府规制或反垄断的重点对象。
企业家团队所有权与企业创新绩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比较研究
李婧 上海政法学院
摘要:基于2004~2008年国有与民营上市企业的配对面板数据,检验企业家团队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性质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企业家团队所有权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中,企业家团队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且民营的企业所有制性质对企业家团队所有权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企业家精神、企业成长与经济增长
陈俊龙 东北大学
齐平 吉林大学
李夏冰 锦州银行
摘要: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关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微观机理在理论界却鲜有提及。在对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剖析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的关系重新构建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微观基础,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证明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若干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对策。
民族村寨居民抵制社区旅游的内在机理及对策研究
马东艳 四川大学
摘要: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因其原生态的优美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吸引人们前往。民族旅游的开展为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财富空间,但有些当地居民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公平分享本属于自己的权益,由此导致当地居民与政府或开发商之间频繁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很多地方甚至因矛盾激化而演变成群体性的冲突事件。应深入分析民族村寨居民抵制社区旅游的内在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民族地区社区旅游的健康发展。
唐宋人眼中的西南沿边民族地区研究
张勇 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要:唐宋人眼中的西南沿边民族地区,包括唐宋王朝在西南部毗邻吐蕃、南诏(大理)边界的许多羁縻州县。这一地带有“羌”、“蛮”、“獠”等众多民族。唐人将西南沿边地区主要看作蛮夷聚居之地,而宋人则更多将其视为汉夷杂居之地。唐人看到沿边地区在地理阻隔、军事力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对其民族的两面性也有清醒的认识。宋人对沿边地区的“藩篱”作用认识进一步增强,南宋时更意识到了该地区在与金、蒙对抗中的重要性。
论“民族村”对散居民族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意义
王俊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散居民族理论,对城市散居民族和民族乡散居民族进行了探索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但是对于农村星散分布的散居民族,尤其是针对非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30%以上的村委会(简称“民族村”),至今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基于云南散居民族地区民族村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效,“民族村”的提出,对散居民族理论体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失与保留:城镇化进程中石林彝族撒尼文化特征的思考
任新民 吴莹 云南大学
摘要:民族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个性所在,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保留民族文化的特征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使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丧失了生成和保持的土壤,民族文化特征面临消失 的危机。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石林彝族撒尼文化特征的消失与保留困局,提出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迫于压力,为适应城镇化的生存环境以求得自身文化特征的保留及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来自于政治力量的强力介入,引导民族文化变迁,同时还需要民族自身的文化自觉。
关于民族关系与五位一体建设相互影响问题的思考
和丽贵 云南省政府参事室
摘要:民族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国际社会和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民族关系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密不可分,两者之间的关联具有内在规律和特点,五位一体建设的发展变化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反作用于五位一体建设。只有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和处理好五位一体建设领域涉及民族关系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形成五位一体建设和民族关系良性互动的局面。
重塑纳西族教育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及途径研究
和克纯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和敬韡 云南省民政厅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了纳西族教育文化自觉的成因以及由于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影响教育文化自觉主要原因,阐明了建构新的纳西族教育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非”与“是”的辨正
韩宏伟 南京大学
摘要:法律信仰是信仰主体对法律精神和品格的神圣体验和理性确信。基于传统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威权思想的浸淫,需要从价值理性上对实在法进行祛魅,实在法不能被信仰。法律信仰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终极追求,人们信仰的是能够真正代表法律精神的自然法。要确证法律信仰的存在,需要厘清中国语境下法律信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建构法律信仰的精神内核,冲出法律信仰“是”“非”纠结的迷雾。
实质与形式:会见权的权属及其救济
程龙 四川大学
摘要:会见权从其权属上看应当由被追诉人和辩护人共享。被追诉人对于会见的需求是实质上的,即不仅要求会见不受阻碍,且须成为有效辩护的组成部分;辩护人的会见权则是形式上的,即要求会见不受非法限制。对会见权做出实质和形式的区分,目的在于确定会见权遭到侵害后的救济措施。对于被追诉人的会见权救济,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法内部救济或宪法救济;而辩护人的会见权救济则可通过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诉讼解决。
论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
安柯颖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从属性是指一个事物附属于另一个事物的属性。源于行政刑法抑或经济刑法的从属性原则,生态刑法也具有突出的从属性原则。生态刑法的从属性原则是指保护生态法益的刑法规范应当具有依附于生态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性质。根据从属性原则的要求,生态法益的保护抑或恢复应当成为生态刑法的基本目的,生态刑法的概念和规范应当具有生态行政法律的依据。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中,应当组织起系统的生态法律体系,形成系统保护生态法益的堤坝。
全球化时代的道教信仰版图问题
王进 复旦大学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道教面临着自身的全球化问题。道教理应帮助改善全球以至地方层次涉及公共福利的社会议题,切实担当起对“天下”的抱负与责任。此时,重构全球信仰版图成为道教及其信徒的当务之急。须知,重构全球信仰版图亦即是解决道教自身的全球化问题,从而实现“全球化道教”与“道教化全球”。正所谓“活出经典、践行教义”,努力实现“道行天下”与“天下有道”。
对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
庾荣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认知的提高,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也有了飞速发展。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既有宗教自身的原因,也有其外部环境的因素。针对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径,并指出,未来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将呈现五大态势,即运行方式组织化、运营手段专业化、慈善服务社会化、信息沟通现代化及组织发展全球化。
社区视域下西双版纳传统社会宗教生态平衡研究
李守雷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生态适应、民族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村落聚居为基础、坝区民族与山地民族立体式交错分布的格局,其中,村寨的生产组织形式巩固了民族制衡关系。相同的宗教信仰维系着村寨的凝聚力和集体权威,不断强化村民的村寨认同力和归属感,实现村寨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的相互建构,呈现出从坝区到周围山区的“条块式”布局。在传统社会,村寨是民族群体的现实承载体,是构筑西双版纳宗教生态平衡的力量源泉。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投射在村寨社区上,具体化为村寨边界维持。而动态的村寨边界构筑了西双版纳传统社会“多元通和”的宗教生态平衡。
中国古代乡约道德教化精神的理性审视及现代性重塑
韩玉胜 南京大学
摘要:以道德教化思想展开的历史逻辑之主线对中国古代乡约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进行总体回顾,就会发现其在历史上遭遇了道德情感与实践理性难以调适的价值困境,由于无法摆脱这一价值困境致使其日渐凸显、愈演愈烈,并最终导致乡约不复存在。对此,应给予古代乡约以“解构”的而不是“消解”的理性审视,从“德刑之辩”的历史镜像中剥离出在关系中把握伦理价值与法律价值的乡约社会情理法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批判现代农村生活可以实现对古代乡约的现代性重塑,及积极探索现代生活背景下的“新乡约”,使其成为应对当前农村社会种种亟需调整的失范行为和失范现象以及亟待解决的各种现实道德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行为分析:资源导向或制度遵从
杨宝 胡晓芳 重庆大学
摘要: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建设对于社会组织的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而能力建设型社会组织身处复杂的系统环境。那么,能力建设行为由哪些环境因素决定呢?组织理论的开放系统视角认为行为由环境形塑,即资源导向或制度遵从。本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表面上看组织行为由资源导向而定,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规范则在深层施加影响,实则构建了“行为—资源—制度”由表及里的循环路径,资源成为系统环境影响组织行为及制度建设的媒介。因此,理性政府在推进NGO能力建设时不仅要给予资源支持,还应加强制度规范建设。
秦汉时期南土卑湿环境恶劣观念考述
李荣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摘要:秦汉时期,中原社会形成南土卑湿环境恶劣的观念。此观念的形成,是南方社会的现实状况与中原社会的主观认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中原地区相比,南方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环境湿热,沼泽湿地广布,疫病流行。中原社会受卑湿之地不适宜居住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甚至夸大南方卑湿的环境,以此显示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突出中原社会的区位优势,展现出对南方社会的地域歧视。
云南“土井”:一种盐业资源垄断中的竞争机制
朱霞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云南“土井”是盐业资源私人占有与利用的特殊形式。从开掘、官收到淘汰形成了一套由官方主导的、相对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土井”对于盐业垄断具有重要的调剂功能,它弥补了盐业垄断的投资不足、调配呆滞、生产短缺的弊病,给盐业垄断行业带来了自由与灵活的竞争机制。
壬戌学制与近代中国人才培养
韩立云 南京大学
摘要:壬戌学制不仅是中国学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学习和借鉴了美国学制的某些做法,同时紧紧与中国的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中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类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受教育程度,为我国近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易》“白贲无咎”美学观念的多维启示
余安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周易》中“白贲无咎”的观念隐含着持正、尚朴、求空的哲学之道,这在儒释道传统思想中都可以寻找到对应的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入到哲学、文艺乃至生存的精神方面,对当今社会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
清末民初民族报刊的文学观照
刘家民 南开大学
摘要:清末民初民族报刊为宣传新思想、开启民智积极采用大量文学手段。这些报刊与文学互相影响。报刊为文学提供了鲜活的历史语境,而其本身又受到文学语言、体裁以及表达方式方面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刊物还借助民族文学资源。清末民初民族报刊的文学化是报刊自身、时代要求、文学功利传统以及办报人自身文学实践的共同产物。清末民初民族报刊的文学观照对探究少数民族现代文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西部边地文化小说叙事的现代性焦虑
金春平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现代性由于存在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的多维结构,多元化的理解、认同和实践其丰富的理念内涵,造成了文学叙事主体与客体“间性”关系的复杂与暧昧,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在文化形态方面,是以现代文明为主,前现代和后现代多元文明共时共存,这种混杂的“边地文化”场域,使西部小说作家在文化立场和身份定位方面常呈现出悖论状态,并造成西部小说叙事的焦虑性表达,这种源于现代性内涵复杂认同的焦虑,在实施着对现代性多维理念层面的论战式和制衡式的批判实践检验的同时,也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化语境当中主体性建设困境的典型镜像。
乡土的消失:当代文学中的乡土叙事
郑迦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五四”新文学时期既开创了乡土文学的类型,也奠定了乡土文学的三个基本叙事品格。而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新乡土小说”,在对乡土社会的文学还原中,其实探讨了“乡土社会”内核失却的原因,基于乡村“超稳定文化结构”的瓦解和改变。考察近年来文学创作中的乡土题材作品,可以发现在虚构和非虚构的乡土叙事的两端,剩下的是作家回望中的忧虑和焦虑,乡土想象被费虚构的纪实性乡村描写所取代。
来源/作者:期刊部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