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刊物 > 《南亚东南亚研究》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与摘要

时间:2022/5/26 16:20:23|点击数:

     目  录

  政治·外交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印关系……张贵洪 杨理伟(1)

  东盟防长系列会议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陈子恒(16)

  印太视域下的澳大利亚南海政策……单天雷(29)

  “失语者”的身份迷失:当代印度穆斯林民族主义的衰落……许 娟(46)

  当代马来西亚印度教复兴及其影响探析……范若兰 李永丽(63)

  伊斯兰复古主义与现代化的调适与平衡——以印尼伊斯兰妇女组织为例……潘 玥 李富玉(78)

  恐怖主义“洼地效应”与巴基斯坦的反恐策略……孔 亮(94)

  姜景奎专栏

  印度的雪山崇拜与西藏神山圣湖的错位……严祥海 张晓源(107)

  印地语-英语的语码混合与语码转换研究……高熙睿(122)

  历史·文化

  《舞论》对印度古代文艺理论的历史影响……尹锡南(139)

 

  内容摘要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印关系

  张贵洪 杨理伟

  摘要:中国和印度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在联合国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中印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两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互动成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和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印两国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全球气候变化和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方面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联合国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和印度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出警国,是落实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实践者,也是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议程的积极贡献者。但两国因综合实力差距、利益诉求相异而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安理会在克什米尔的角色问题、核不扩散和核裁军等问题上存在若干分歧与竞争,影响了中印在联合国多边框架下的互动。联合国是中印实现国家利益、树立国际形象和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中印两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互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并不影响双方在诸多议题上的合作。未来中印两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与竞争将成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联合国改革和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

 

  东盟防长系列会议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

  陈子恒

  摘要: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及扩大会议是东盟系列部长会议框架下的地区防务协调机制,旨在通过防务和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推动东盟一体化进程,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运用现有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可以重新解读东盟防长系列会议的发展变化及其功能发挥。一个基本的假定是,由于建设成本、学习效应、协同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四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东盟防长系列会议对东盟原有的一系列区域安排形成了强烈的“路径依赖”,是制度叠加下的产物。具体来说,东盟防长系列会议虽然有其创新之处,但在机制安排、议题设置和成员分配等方面,都承袭了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在内的区域组织的传统,显示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此外,通过东盟防长系列会议,东盟从“机会创造”、“行为限制”和“规范重塑”三个方面影响了本地区的各个行为体,并重新塑造了有利于东盟的亚太区域新秩序。可以预见,随着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及功能的持续发挥,东盟防长系列会议将很有可能演化成区域安全合作体系中的支柱,成为东盟推动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工具。

 

  印太视域下的澳大利亚南海政策

  单天雷

  摘要:南海在澳大利亚印太视域中的地缘战略定位兼具地缘政治上的“印太战略弧枢轴区”、地缘安全上的“国土安全前沿缓冲区”以及地缘经济上的“经贸生命线承载区”三重属性。受此影响,在外交指向上,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领域的“逢中必反”趋势逐渐明晰,外交表态不断趋于“模式化”;在安全动态上,澳大利亚频繁开展多元化的军事行动,并不断向“实质化”方向发展。面对印太秩序变动、美国对华竞争升级以及东盟中心地位强化的体系环境,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领域分别做出了恐慌、追随与拉拢等不同的行为反馈。未来,澳大利亚将继续固化反华取向、延伸对华军事威慑,同时勾连域内外多方势力介入,以此在“印太战略”与美澳同盟双重强化的态势下趁乱捞取政治、安全与经济利益,进而保障其所认为的在“印太时代”澳大利亚应有的国际地位及其“抱残守缺”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失语者”的身份迷失:当代印度穆斯林民族主义的衰落

  

  摘要:印度独立以来,因为印度穆斯林民族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现代印度国家才得以维持了世俗主义和多元特性。然而,近年来穆斯林民族主义在印度被极度边缘化,印度穆斯林成为印度政坛上的“失语者”,他们以印度为祖国的民族主义者自我身份定位被掩盖。为了说明印度穆斯林为何没能形成统一的“声音”,从话语权与身份构建的关系方面看,建立“失语者—身份构建”模型,可以看出印度教徒的话语掩盖了印度穆斯林的内在自我,使得印度穆斯林整体身份叙事较为负面。加之印度穆斯林的自我身份构建能力存在短板,导致无力与印度教徒辩解。与此同时,具有偏向性的政治话语和政策让印度穆斯林感到更大的不安和恐惧。再者,印巴矛盾致使印度穆斯林处于身份认定相互抵触的旋涡中。一方面,印度穆斯林无力凭借自己的话语改变他者对穆斯林的固有认识;另一方面,印度穆斯林表达越多,愈发会被质疑。在多重矛盾身份的嵌套下,印度穆斯林迷失了自我,成为他人口中的群体。印度穆斯林若要在更大的社会、政治领域中重掌话语权,让印度教徒将印度穆斯林表述为“我们”这一集体或共同体道路还很漫长。

 

  当代马来西亚印度教复兴及其影响探析

  范若兰 李永丽

  摘要:马来西亚是个多族群多宗教国家,作为第三大族群,印度人占总人口的8%左右,其中80%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工业化和伊斯兰教政治化的发展,印度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日益被边缘化,印度教也受到极大的冲击。面对边缘化困境,印度人亟须加强族群团结,于是复兴印度教就成为加强印度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际新印度教运动的推动下,马来西亚印度教复兴运动持续发展,印度教经典受到重视,赛巴巴运动在城市中产阶级中受到青睐,大宝森节规模宏大,印度教神庙不断翻新。马来西亚印度教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印度教的“梵化”,体现在吠檀多哲学的复兴,低种姓仿效高种姓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仪式等方面;印度教神庙和仪式的“阿笈摩化”,在翻建神庙时,严格遵守印度教神学著作和祭祀仪轨,按照阿笈摩规定的仪式供奉和维护神庙及神灵;印度教的“泰米尔化”,马来西亚印度人中的80%是泰米尔人,因此印度教复兴呈现出明显的“泰米尔特性”;印度教复兴呈现出显著的阶级差别,中产阶级热衷于参与巴克提和赛巴巴的拜赞仪式,而劳工阶级坚持各种苦行仪式。印度教复兴对马来西亚印度社会和国家建构产生了一定影响,强化了印度人族群认同,并成为其权利抗争的突破口和推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国家形象。

 

  伊斯兰复古主义与现代化的调适与平衡

  ——以印尼伊斯兰妇女组织为例

  玥 李富玉

  摘要:伊斯兰复古主义实际上是现代穆斯林用伊斯兰遗产对现代化的一种回应形式。印尼伊斯兰教对现代化的回应兼具代表性和特殊性。其中,印尼伊斯兰妇女组织处于坚守伊斯兰教“本来精神”和融入现代化的关键轴枢,在融入现代化的潮流中,不可避免地与伊斯兰教的“本来精神”产生冲突。在社会生活中,印尼穆斯林妇女面临比男性更沉重的社会压力,因此成了伊斯兰意识形态表达的关键。她们如何管理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生活内部空间,都被视为伊斯兰复兴的公共象征。受现代化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印尼伊斯兰妇女组织在婚姻家庭领域与复古主义达成了较好平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因自身规模、地位和认知等局限,在争取妇女政治与经济参与方面,难以与宗教非现代化观念直接抗衡,表现出一定的软弱性。单从伊斯兰妇女组织在宗教复古主义与现代化的平衡与调适方面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来看,其推动印尼性别平等主流化之路仍任重道远。

 

  恐怖主义“洼地效应”与巴基斯坦的反恐策略

  

  摘要:“9·11”事件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部分成员外逃至巴基斯坦联邦直辖部落区。他们与当地的部落民兵和宗教极端组织结盟,共同反对巴基斯坦政府“助美反恐”,频繁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并大力宣扬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挑战政府权威,使联邦直辖部落区及其周边区域沦为“恐怖主义洼地”。受其影响,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也将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实现政治诉求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扩大了“洼地效应”的作用范围。面对这一局面,巴基斯坦政府在2001-2008年期间对恐怖分子进行武力打击,而后与其进行谈判,寻求和解。然而,这种反恐策略收效甚微,却打击了民众的反恐意志,令“洼地效应”继续强化,以至于恐怖主义威胁到了巴基斯坦的政治中心。鉴于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巴基斯坦政府在2009年后调整了反恐策略,加强了对恐怖分子的武力打击,同时注重制定、推行反恐政策。在新策略的指导下,巴基斯坦政府从人力和物力两方面削弱恐怖组织的实力,压缩其生存空间并与其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从而逐步弱化了恐怖主义“洼地效应”,改善了安全局势。

 

  印度的雪山崇拜与西藏神山圣湖的错位

  严祥海 张晓源

  摘要:“雪山”一词早在《梨俱吠陀》中便已出现,其最初的梵文表达形式为或himavant,泛指一切雪山。公元5世纪以后,一词逐渐演变成了一词,并固定下来专门指印度次大陆北边的雪山,即今所谓的“喜马拉雅”。古代印度梵语宗教系统中的凯拉萨()和玛纳萨湖()就是“雪山崇拜”最为典型的代表,并逐步将其坛城化。印度佛教整合了印度梵语宗教系统的“凯拉萨”和“玛纳斯湖”的神话,并形成了印度佛教的“阿耨达池”信仰体系。“神山圣湖”本是藏地固有的史地观念和信仰体系。公元7世纪以后,印度佛教的“阿耨达池”()信仰和印度梵语宗教系统中的“凯拉萨”与“玛纳斯湖”的信仰体系一并进入藏地,并移植和嫁接到藏地固有的“冈底斯”和“玛旁雍措”史地系统,并使其发生重构和错位。13世纪之际,以萨迦班智达为代表的藏族佛教学者,明确地指出印藏史地的错位,旗帜鲜明地否定西藏的“冈底斯山”与“玛旁雍措”对应佛典中“雪山”与“阿耨达池”,更不是印度梵语宗教系统中的“凯拉萨”和“玛纳斯湖”。

 

  印度语—英语的语码混合与语码转换研究

  高熙睿

  摘要:“印式英语”是概念谬误。该研究路径存在三大问题:(1)核心概念谬误;(2)强调英语变量,忽略印地语变量;(3)不符合印度语言生活事实。印地语-英语混用现象属于语码混合与语码转换的研究范畴。印地语-英语混用包括印地语-英语语码混合、英语-印地语语码混合与印地语-英语语码转换。印地语-英语语码混合是采用天城体字母和印地语语法的书面语与英语语码的句内混合,也见于口语。印地语-英语语码混合分为转写型、复合型与缩写型三类,缩写型是印地语学习的难点。英语-印地语语码混合是采用拉丁字母和英语语法的书面语与印地语语码的句内混合。印地语-英语语码转换是在对话中以句为单位交替使用英语和印地语。印地语-英语混用位于印地语、印地语-英语语码混合、印地语-英语语码转换、英语-印地语语码混合和英语的连续统上。印地语-英语语码混合与语码转换存在稳定的混合-转换规则。用天城体字母转写拉丁字母是印地语-英语语码混合出现形位和音位融合的根本原因。“印式口音”并非口音,其语音规则具有内在逻辑,不以使用者为转移。印地语-英语混用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对外交流的增加会愈发频繁,英语新词汇不断通过语码混合和语码转换进入印地语,而印地语词汇则通过英语-印地语语码混合被英语吸纳。

 

  《舞论》对印度古代文艺理论的历史影响

  尹锡南 

  摘要:《舞论》在印度古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影响辐射到古典梵语文艺理论各个方面,也对梵语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文学创作等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婆罗多以后的戏剧理论家多以《舞论》的论述主题为准绳,建构自己的戏剧论话语体系。婆罗多《舞论》的戏剧起源论、戏剧情味论、戏剧类型论、戏剧角色论、戏剧表演论、戏剧风格论等对《十色》《舞镜》《剧相宝库》《情光》和《味海月》等梵语戏剧论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梵语戏剧创作和库迪亚旦剧等印度传统戏剧表演产生了重要影响。《舞论》对于梵语诗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婆摩诃、檀丁、新护等的庄严论、味论、诗德论、诗病论上。婆罗多的舞蹈论精髓主要涉及舞蹈的起源、舞蹈的功能与分类、108种经典的舞蹈基本动作等,这些方面的论述均对《表演镜》和《乐舞渊海》等影响深远。《舞论》关于乐音、微分音、弦乐弹奏、节奏类型、音乐体裁、乐器表演规则等的论述,也对角天等后世梵语乐舞论者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种历史影响与后世学者的主动创新是彼此呼应的,它的学理背景是戏剧、音乐与舞蹈等艺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南亚东南亚研究》投稿电子邮箱为:nydnyyj@126.com。来稿请附上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工作单位、电话和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以便联系。

来源/作者:《南亚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