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刊物 >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2年第5期目录与摘要

时间:2022/11/21 11:05:41|点击数:

  目  录

  政治·外交

  金砖国家发展方向与中国战略作用的关联初探......丁 工( 1 )

  新时期亚太合作之路: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周冰鸿( 13 )

  “印太”视角下印度与东盟国家海洋安全合作新动向......汪金国 张立辉( 25 )

  塔利班重返执政与拜登执政时期的美阿塔三方博弈......兰 江 杨秀琴( 41 )

  阿塔政权的政治信任与国家建构......张吉军 祝晓燕( 65 )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医疗援助的实践及启示......肖 琴 潘 玥( 77 )

  经济·区域合作

  东盟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前景......王 勤( 90 )

  姜景奎专栏

  批判、改写与身份重塑:印度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 瓦尔密齐的诗歌创作......闫元元(102)

  论英属印度对俾路支斯坦统治的形成......林一鸣(119)

  历史·文化

  东南亚史研究中的“曼陀罗”范式......吕振纲(136)

 

 

  内容摘要

  金砖国家发展方向与中国战略作用的关联初探  

  摘要: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共振,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持续冒起,全球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部分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又积极鼓吹“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一国优先论”,搞“小院高墙”和极限制裁,进一步引发区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这些问题不仅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外部不确定性,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峰会机制经过十多年发展已经处于向更高台阶迈进的转型时期,金砖成员国又普遍面临多种难题的困扰,以致各种关于金砖“含金量”褪色的观点大量出现。未来金砖合作将会走向何方,能否有力地回应外界对于金砖“成色衰退”的质疑,就成为决定和影响金砖机制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这种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层,在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用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洞悉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中国再次主办金砖国家会议的契机,引领金砖会晤形成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为世界各国防范、化解全球风险挑战提供了破题思路、治理方案和解决办法,也为金砖国家携起手来构建发展利益共同体擘画了清晰路径。

 

  新时期亚太合作之路: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周冰鸿

  摘要:从亚太合作的发展历程看,亚太合作存在以下不足:APEC 缺乏实质性进展;RCEP和CPTPP 路径部分重叠;少数国家抱团;东盟地区论坛被架空。这些不足的根源在于美国对亚太主导权的争夺。新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合作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大受欢迎,是对国际合作理论的创新;东盟“中心地位”使其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力量。根据熵增理论,开放的亚太共同体有利于把“蛋糕”做大。越南不太可能替代中国大陆的产业优势。基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美国难以与中国彻底“脱钩”。展望未来,RCEP可能在贸易增长、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营商环境、全产业链竞争等方面,为中国带来利益与风险。未来RCEP 如果能吸引印度加入,并制定更高阶的规则,会在与CPTPP 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印太”视角下印度与东盟国家海洋安全合作新动向  汪金国 张立辉

  摘要:随着印太地区在全球战略地位和价值的不断凸显,印度推出“印太构想”来加强在该地区的战略部署,目标是打造有利于印度的地区环境,助推印度的快速发展。东盟在印度的“印太构想”中居于核心地位,强化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是印度推动“印太构想”和实现印度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莫迪政府连任以来,通过完善与东盟国家的海上防务合作机制、增加对东盟国家的海洋武器出口、强化与东盟国家海上军事演习和提高对东盟国家海洋安全援助等措施加强双边海洋安全合作。印度的海上行动既反映了其希望巩固在东盟的经济利益、谋取海洋大国地位和遏制中国迅速崛起的内在诉求,也表明了美国“印太战略”的发展对印度的驱动作用。尽管印度—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面临着利益诉求差异大、印度海上综合实力较弱、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局限,但是双边海上安全合作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就印度而言,增强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拓宽了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渠道;就东盟而言,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安全收益;对中国而言,使中国周边的海洋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就美国而言,双边的海上安全合作必然对“印太战略”的推进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塔利班重返执政与拜登执政时期的美阿塔三方博弈  兰 江 杨秀琴

  摘要:塔利班重返执政是影响阿富汗乃至地区与世界的重大事件。塔利班可以重返执政源自其9 • 11 事件后坚持武力反抗,关键转折点是签署《美塔协议》,而最关键的时期是拜登执政时期。拜登执政时期的美阿塔三方博弈为塔利班重返执政奠定了坚实基础。拜登就职后,美阿塔博弈分为三阶段。拜登上台后至2021 年4 月30 日美军继续从阿富汗撤军为美阿塔博弈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与塔利班在撤军问题上存在共识。在拜登政府必将延缓撤离的情况下,塔利班采取不攻击美军及其盟友的隐忍战略对美示好,延续美塔协议。由于阿富汗政府拖延美军撤离及和谈进程,与美国没有共识。2021 年5 月1 日至7 月22 日,是美阿塔博弈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塔利班一面配合美军撤离,一面抢占农村地区。此时美军不断撤离,并因为撤军安排不当导致阿富汗政府军的实力与士气被严重削弱。2021 年7 月23 日至8 月15 日为美阿塔博弈第三阶段。由于塔利班开始攻打省会,拜登政府鉴于阿富汗严峻形势,同意驻阿美军小规模轰炸塔利班。塔利班暂时停止攻打省会城市,静待美军进一步行动。然而等待半月后,塔利班发现美国并没有行动,于是开始全面进攻省会城市。8 月6 日,塔利班再次攻打省会城市,并快速推进到喀布尔城下。2021 年8 月15 日,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宣告塔利班时隔二十年重返执政。

 

  阿塔政权的政治信任与国家建构  张吉军 祝晓燕

  摘要:政治信任是政治参与主体对政治权威的积极或可定性的政治应变、政治信念或政治评价等。政治信任是分析阿富汗政权更迭的一个重要视角:从阿富汗国内来看,塔利班能够几乎不战而胜是因为得到了国内政治力量和民众的信任,而阿富汗政府军几乎没发起有效的抵抗就失去政权,是因为对内没有得到国内政治力量和阿富汗民众的信任,对外则与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信任有关。未来的阿富汗依旧面临安全局势扑朔迷离,政治、经济、民生发展百废待兴的难题,其中对内能否继续赢得各类政治团体和民众的支持,对外能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政治信任,则是决定阿富汗政局能否稳固和实现持久和平的关键。同时,政治信任也是理解“新塔利班时代”阿富汗政治发展的一个关键变量。从政治信任的视角对“新塔利班时代”阿富汗社会的政治信任问题进行探讨,应该可以对分析阿富汗政局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医疗援助的实践及启示  肖 琴 潘 玥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向印度尼西亚提供了大量医疗援助,以抵御新冠肺炎疫情,这其中包括前期的医疗物资援助、疫苗援助,以及后期与印度尼西亚开展的医疗卫生合作。对此,印尼政府领导人及相关医疗机构均表示了支持、认可与感谢。然而,多个调查数据却显示,印尼民众,不管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他们虽然认可中国对印尼的医疗援助,但其对华好感度、信任度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却并未得到显著提升,部分指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印尼民众普遍存在对所谓的“中国威胁”的焦虑,也表现出对日益上升的“中国影响力”“中国领导力”的担忧。中国对印尼的医疗援助,与印尼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之间,未形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原因主要包括三点:印尼对华刻板印象与对所谓“中国威胁”的担忧,西方国家对中国医疗援助的过度解读,以及中国援助过程不够深入、外宣不够精准。这些原因也影响了中国对印尼医疗援助的成效。

 

  东盟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王 勤

  摘要:在世界各国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一个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和构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技术支撑,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东盟国家纷纷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尽管各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差距较大,数字化转型进展不一,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呈现出共同的特点。各国均将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数字转型的战略焦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吸引私人部门和外资参与,强调数字基建的区域合作。目前,东盟国家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建设与普及,加快引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兴建大数据中心,规划人工智能方案,创建智慧城市,并取得不同的进展。东盟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由于东盟国家多属于新兴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着资金、技术、标准、人才和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问题。

 

  批判、改写与身份重塑:印度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 瓦尔密齐的诗歌创作  闫元元

  摘要:达利特文学是由印度达利特出身的作家创作的反对种姓、主张平权的文学作品,也是当代印度达利特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利特诗歌是达利特文学最早出现的体裁之一,在达利特民众中传播最为广泛。翁普拉卡拉·瓦尔密齐是印地语达利特知名作家,也是将达利特文学带入世界文学的先行者之一。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创作,他选择批判性创作的方式,彻底否定种姓制度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批判基于种姓制度的经济制度与社会分工,反对印度教团体对达利特族群的操控,警醒民众提防宗教势力与国家政权的合流。瓦尔密齐使用文学改写的创作手法重构印度文学经典,发掘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达利特英雄,重写普列姆昌德等作家的经典文本,积极争夺文学创作的话语权。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目的是重塑达利特身份认同,他以赞美达利特的辛勤劳动来重塑“达利特尊严”,以歌颂达利特的祖先来强调族群身份的不同,书写达利特文化身份的异质性来强调达利特不属于印度教徒。

 

  论英属印度对俾路支斯坦统治的形成  林一鸣

  摘要: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从英属印度治下的俾路支斯坦继承而来。英印确立对俾路支斯坦的统治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从19 世纪中期持续至19 世纪90 年代初。卡拉特汗国是俾路支斯坦当时最大政治体和当地布拉灰、俾路支部落的宗主,英印建立对俾路支斯坦的统治以控制汗国为主要手段。最初,英印介入俾路支斯坦出于确保英国军队过境和旁遮普、信德边疆稳定之目的,主要采取了在政治上扶持卡拉特汗、军事上以英印军队打击部落的“雅各布政策”,但政策最终因卡拉特汗国内乱而失败。而后,英印逐步建立起了“桑德曼体制”。这是一套挪用卡拉特汗国既有部落国家体制的间接统治政策:政治上,英印成为卡拉特汗与各部落之间的“争议仲裁者”;军事上,在英印有限驻军的基础上,资助各部落建立武装以维护统治。英印对俾路支斯坦统治的形成与英国外交、英印内部政治以及其边疆政策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英国外交转向帝国事务、趋向防御性,以防范俄国控制阿富汗为基本目标,这既促使英国在俾路支斯坦建立影响力,但也限制英国兼并该地建立直接统治。其次,英印当局介入俾路支斯坦事务,既有巩固边疆的需要,也有自身政治利益的诉求。最后,英印政策被卷入卡拉特汗国内部矛盾旋涡中,存在着自我推动的演进逻辑。桑德曼在政策中挪用部落体制,最终使英印对俾路支斯坦的统治成为部落国家体制的“加强版”变种。

 

  东南亚史研究中的“曼陀罗”范式  吕振纲

  摘要:在西方的东南亚史研究中存在着一条鲜明的“曼陀罗”理论范式。这一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早期在东南亚王权及宗教研究的影响下,逐渐反对“印度化”理论以及倡导东南亚史研究的“本土视角”,为曼陀罗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在第二阶段,随着“银河政治”“尼加拉”及“分段国家”等类似概念的提出,这一史学范式迎来概念化竞争阶段,新概念在反对、修正或补充曼陀罗概念的同时,又推动了这一范式的繁荣;在第三阶段,曼陀罗史学继续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深入发展,西方的东南亚史研究由此取得长足进步。相对而言,中国的东南亚史研究尽管发展迅速,但囿于过度依赖中文文献以及东南亚本土文献资料的匮乏,研究方向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不足,需要从加强多语种的文献翻译、史学理论整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南亚东南亚研究》投稿电子邮箱为:nydnyyj@126.com。来稿请附上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工作单位、电话和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以便联系。

来源/作者:《南亚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