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刊物 > 《南亚东南亚研究》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6期文章目录+导读

时间:2022/1/7 15:37:49|点击数:

 

  《南亚东南亚研究》目录

  2021年第6期(总第58期)

  特稿

  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1)

  政治·外交

  印度的“印太战略”:从战略模糊到结盟化……杨思灵(23)

  “印太”时代的印美对华政策分析……宋海洋(37)

  从不对称相互依赖视角看中缅关系……杜 兰(50)

  从法治视角看新加坡的多元种族与宗教治理……马 平 马腾飞(65)

  孟加拉国伊斯兰促进会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和前景展望……李福泉 王雪羽(78)

  孟加拉国的妇女赋权:认知及实践……陈松涛( 95 )

  姜景奎专栏

  天府之国与中印古代文化交流……薛克翘(107)

  冷战、亚非作家会议与印度作家的“反-反殖民”立场之辨……贾 岩(116)

  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战后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研究概述……郑 佳(132)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6期文章导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交流与合作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南亚东南亚研究》刊发特稿——《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从多个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外交往的巨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笔谈共分为五个篇章:《坚持胸怀天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越两党的深厚情谊与共同理想追求》《推动构建中越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赋予新时期中越关系新的内涵》《开创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局面》。

  本期【政治·外交】栏目关注我国周边外交形势及南亚、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中的新趋势、新特点。《印度的“印太战略”:从战略模糊到结盟化》一文对印度的“印太战略”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认为,印度既不排斥“印太”的概念,也不排斥美日印澳四边合作机制,之所以在推进地区同盟方面显得比较保守,是基于印度对“战略模糊”策略的运用。作者强调,以2021年9月24日美日印澳四国首脑峰会为标志,印度的“印太战略”已经走出模糊区,朝着结盟化的方向发展,值得中国高度重视。《“印太”时代的印美对华政策分析》一文在综合比较“印太”时代印美的战略交汇与战略分歧后,对印美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认为印美关系虽然已超越普通国家间关系,但其发展前景是有限度的,两国很难结成真正的军事同盟。

  缅甸是中国周边的重要国家,中缅两国国土相连、唇齿相依,两国关系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政治和经济意义。《从不对称相互依赖视角看中缅关系》一文主要基于不对称相互依赖理论考察中缅关系的影响因素和特点,透视中缅关系发展机理及其本质规律。作者认为,中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这一特点导致缅甸对中国同时存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但回顾70多年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历程,缅甸总体上奉行偏向于中国的政策,中缅也总能找到双边利益的结合点,使得两国可以相向而行,基本保持在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轨道上。

  新加坡是东南亚典型的多元种族—宗教国家,如何调整和处理多元种族—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关系,并在这样的族群基础上维系国家认同,考验着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从法治视角看新加坡的多元种族与宗教治理》一文强调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新加坡法治二元性特征的简要归纳,作者认为,新加坡以现实主义为导向,综合多重特质的法治道路博采众长,促进和维护了国内多元族群和宗教间的和谐稳定。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排名第四位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影响孟加拉国政治进程的重要因素,伊斯兰政党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参与着孟加拉国社会文化和政治形态的构建。《孟加拉国伊斯兰促进会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和前景展望》一文聚焦孟加拉国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和最活跃的伊斯兰政党——伊斯兰促进会,系统梳理了该政党的思想主张、组织构建以及建国以来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当前孟加拉国伊斯兰促进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能否走出困境不仅受制于执政当局的政策调整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组织自身策略的调整。《孟加拉国的妇女赋权:认知及实践》一文着重探讨孟加拉国妇女赋权的认知话语及实现路径,认为经济赋权是实现妇女在社会及政治领域赋权的必要前提,孟加拉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制定适当的制度政策,打破歧视妇女的传统性别准则,在平等基础上积极促进妇女对国家发展进程的全面参与。

  本期“姜景奎专栏”关注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及冷战背景下的亚非作家会议。《天府之国与中印古代文化交流》一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从多个方面考察天府之国在中印文化和物质交流史上的重要位置。《冷战、亚非作家会议与印度作家的“反-反殖民”立场之辨》一文通过考察印度作家组建代表团、参加筹委会、出席正式会议的全过程,特别是其间浮现的观念冲突和立场分歧,还原一个印度视角下的塔什干会议,并揭示“反-反殖民主义”表象之下的深层考量。文章很好地诠释了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从非文本视角考察独立后印度文学的宝贵契机。

  本期【研究综述】栏目刊发《国内有关战后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研究概述》,作者系统梳理国内学术界对战后马来西亚政治发展情况的研究成果,概述学者们关于马来西亚政治发展规律、政治制度特点以及政治演进趋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既有研究的不足,思考可深入推进的研究方向及路径,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来源/作者:《南亚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