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刊物 > 《南亚东南亚研究》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与摘要

时间:2022/8/4 16:01:39|点击数:

目  录

  政治·外交

  “多轨上合”: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状态初探……曾向红 赵柳希(1)

  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从新孤立主义向国际主义的回摆……安高乐(20)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的越南地位与外交选择……刘洋(37)

  越南共产党的人才观及人才政策……毕世鸿 李 根(55)

  精英“庇护”效应:以印尼跨境烟霾治理为例……黄思婷(66)

  中国—东盟与美国—东盟科技合作比较分析……黄 栋 张梦环(79)

  经济·区域合作

  岛国发展困局与中斯经济合作……陈利君(92)

  姜景奎专栏

  尼泊尔马德西人的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何朝荣(108)

  《火河》中的文明史观及其呈现策略……张亚冰(123)

  历史·文化

  欧美学界的东南亚环境史研究:缘起、发展及特点……王林亚(135)

  

 

   内 容 摘 要

  “多轨上合”: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状态初探

  曾向红 赵柳希

  摘要: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辐射地区最广的国际性地区组织,但发展中还面临集体行动力不强、多边合作进展缓慢等问题。对此,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某些合作领域或以某成员国为对象展开分析,缺乏整体性视野,故不足以概括上合组织的整体发展状态,也未对上合组织当前的发展状态给予实质性回答。为进一步厘清上合组织的发展状态,本文从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利益需求、认同水平以及政策选择三个维度出发,对成员国与上合组织互动的总体倾向进行分析。如果将一致、多元、极化三种趋势作为成员国总体倾向为分析工具,可假设上合组织可能出现“同轨状态”“多轨状态”和“脱轨状态”三种发展状态。通过可以发现:上合组织仍处于“多轨状态”,成员国在利益需求、认同水平及行为选择三个层面均展现出显著差异。多轨状态一经形成,将对上合组织发挥机制功能、推进成员国合作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走深走实。明确上合组织发展状态,有助于人们明晰其不足,进而拟定相应对策推进组织团结,确保其行稳致远。

 

  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从新孤立主义向国际主义的回摆

  安高乐

  摘要: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煽动“伊斯兰恐惧症”和“国外恐惧症”来迎合民粹主义的要求而当选总统,这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在实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回复到新孤立主义的表现。特朗普政府处处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做法不断地破坏了与其盟友之间的关系,国内治理能力在疫情中乏善可陈,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无法连任。拜登以恢复美国传统价值观为竞选纲领当选总统后,重新强调美国对世界的领导责任,调整与盟友的关系,调整前政府对中国和俄罗斯单打独斗的策略,强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重新团结盟友和伙伴对付中国和俄罗斯。从国家层面上重新利用美国的全部权力以重建全球领导地位,敲打和警告违反人权的盟友,承诺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从地区层面修复和调整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日韩关系以及与中东的关系等;从国际层面重返国际组织和恢复国际条约及国际机制;在对华关系上,与特朗普最后一年采取制裁+威胁“全面脱钩”的政策稍微不同,拜登对中国采取全面竞争+接触+高新技术领域脱钩的外交政策;对俄罗斯实行合作+遏制+全面制裁的政策。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的越南地位与外交选择

  

  摘要: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越南暂时占据了中国—美国—越南三边关系中的“枢纽”地位,因地缘位置与意识形态因素,成为中美两国都试图争取的地区性“中等”强国。在不与中美任何一方结盟的情况下,越南试图利用自身枢纽地位的优势,采取不持特定立场的外交策略,借此平衡与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面对印太战略提出后中美区域竞争加剧的态势,越南试图对中国与美国均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尽可能地维持其枢纽地位,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考虑到中美战略博弈目前仍“难解难分”,越南认为,既然无法回避中美两国要求其“选边站”的现实,唯有强调自身在中美博弈中不持有特定立场,才是越南保全自身利益的合理选择。未来,越南不持特定立场的策略恐难以为继。从越南自身层面看,由于自身实力相对不足,越南认为其相对实力位置与枢纽地位不相匹配,因而希望通过拓展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网络,来对冲中美博弈的潜在风险。从双边关系层面看,中美竞争趋向“零和博弈”,越南难以同时与中美两个大国保持富有成效且友好的关系,越美关系与越中关系呈现逆向演化的趋势。

 

  越南共产党的人才观及人才政策

  毕世鸿 

  摘要:为把越南建设成为“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共产党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人才观。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越共的人才观呈现出从“革命救国”到“忠于革命道德”,再到“拥有战略远见”的逻辑演进路径,越共对人才价值的认知逻辑也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条件,发展到事关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越共认为人才是事关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既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和高尚的品质,也要具有战略智慧和远见。基于此认识,越共制定了人才战略规划,为吸纳高学历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同时还积极探索青年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实施上述政策,越南人才数量、素质持续提升,人才结构日趋多样合理,极大地推动了越南经济社会发展。当然,越共的人才政策仍面临着缺乏系统规划、培养体制落后、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未来,越南将继续加大在人才工作上的投入,在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与革新,从而实现建设“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精英“庇护”效应:以印尼跨境烟霾治理为例

  黄思婷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印尼油棕产业的扩张,大规模毁林开荒引发火灾,导致跨境烟霾污染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公共环境问题。对此,东盟通过立法、划定权责界限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建立区域治理机制,作为治理主体的印尼也制定了相应的法例来规范种植园公司的行为,但治理效果未达到预期。通过分析种植园公司非法燃烧活动的动机和规避法律风险的机制可以发现,在资本短期效益的驱动下,本土种植园公司、跨国种植园公司和印尼政府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互动关系。种植园公司向中央或地方政府精英提供资本支持和政治回报,而处于互惠关系下的印尼政府,在土地许可证发放和非法经营审查中积极为种植园公司提供庇护。这种精英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巩固削弱了各方为公共环境治理所做的努力。因此,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相互联结的背景下,印尼在现代工业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在兼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找到平衡点,探索出一条与当前全球治理的逻辑相契合的发展路径。

 

  中国—东盟与美国—东盟科技合作比较分析

  栋 张梦环

  摘要:国际科技合作是各国参与全球治理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合著论文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科技合作的程度及学科领域特点。美国凭借其科研大国的实力以及二战后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的合著论文数量保持着领先优势。纵观美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历程,发现这种合作对于东盟国家科技水平发展客观上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另一方面,美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其核心目的仍旧是维护美国的技术优势与产业霸权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不断巩固发展深化,2017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东盟地区最大的科技论文合著伙伴。中国—东盟的科技合作呈现出与美国—东盟科技合作不同的路径选择: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在东盟地区的战略布局,构筑围堵中国的同盟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东盟应继续深化科技合作,构建中国-东盟科技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岛国发展困局与中斯经济合作

  陈利君

  摘要:岛国与内陆国、沿海国的地理、资源、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其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世界上岛国众多,但大多数都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局”。斯里兰卡是印度洋岛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建立了广泛联系。中国与斯里兰卡虽然地理位置较远,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中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全方位合作,合作成果丰硕,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目前斯里兰卡受俄乌冲突、疫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等外溢因素的影响,正面临着严重的外汇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药品危机和经济危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积极发展中斯关系,努力推进经济合作,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为斯提供各种帮助,这对斯里兰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获得了斯各界的广泛认可。斯里兰卡要恢复往日的“亚洲之虎”荣光,既需要政局与社会稳定、深化改革、振兴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又需要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保持“外交平衡”,以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发展。中斯可借建交65周年和《米胶协定》签署70周年之机,承前启后,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开启友好合作新篇章。

 

  尼泊尔马德西人的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

  何朝荣

  摘要:尼泊尔南部平原的马德西人是近两百年来从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北方邦等)进入的印度教移民群体,约占全国人口的20%,其语言、宗教、种姓、习俗和亲属关系等都具有跨境特征。作为一个有着印度血统、人口众多、内部构成复杂、外部影响因素众多的大型族群,马德西人长期以来受到以山区卡斯人为首的主流群体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制,其政治参与度低,族群意识淡漠,国家认同缺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来,随着尼泊尔民主制度的恢复和重建,长期被压制的民族主义迅速得到释放,马德西人的族群意识不断强化,族群身份建构和族群认同加速,在与主流群体的抗争中掀起三次大规模的“马德西运动”,提出要与山区卡斯人享有广泛的平等权、建立马德西自治邦、实行联邦制、共和制、比例选举制、放宽马德西人入籍条件以及语言平等权等主张,给尼泊尔国内的制宪进程和政治稳定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尼泊尔政治转型和社会变革的推进,马德西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冲突,在要求独立成邦的基础上甚至出现了公然要求“独立”的马德西独立运动,致使尼泊尔处在国家可能面临分裂的危险之中。

 

  《火河》中的文明史观及其呈现策略

  张亚冰

  摘要:基于虚构文学具有的现实唤起和指涉功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往往能够成为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途径。古拉杜勒恩·海德尔的乌尔都语长篇小说《火河》是一部内容庞杂、结构宏大的历史题材虚构作品,重点关注了印巴分治的历史进程。不同于分治文学中常见的集中展现分治伤痕的叙事方式,《火河》将分治时期的社会与文化拉入印度次大陆跨越2500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之中,从公元前四世纪古代印度的思辨时代到15世纪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共建共生的文化社会,从西方殖民者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到分治前后的激变时刻,全面呈现了印度历史文明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上印度文明的复合特性。通过关键人物在特设的四个历史场景中的不断重现,结合对历史时间地点等相应细节的积极选择和呈现,作者有效结合了历史书写与虚构叙事极力追忆、重现历史上印度社会拥有的以多人种、多文化、多宗教等为代表的多元复合文明,表现了历史中长期的“共存”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下的“分离”之间的关联和冲突,以此关涉印巴分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展现了作者的文明史观。

 

  欧美学界的东南亚环境史研究:缘起、发展及特点

  王林亚

  摘要:20世纪90年代,欧洲和美国环境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东南亚环境史领域,关注的议题主要包括区域性的东南亚生态环境变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运动与保护政治等。经过20余年的发展,欧美学界的东南亚环境史研究成绩取得了一些成绩。欧美环境史研究兴起于不同的历史和学术背景,欧洲环境史研究源于长期以来自然科学界尤其是地理学家对东南亚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美国环境史研究则是建立在二战后美国为控制第三世界而对东南亚开展的经济、生态地理调查的基础之上。总的来说,欧美环境史研究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和跨学科特点,注重西方生态视角和东南亚本土环境知识的相互作用。随着研究范式和路径的变化,研究领域也逐渐从以生态、经济为中心扩展到包括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欧美学界塑造了东南亚环境史研究的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欧美环境史学者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将东南亚环境史研究的范围主要锁定在各自的殖民地,发展极不均衡。另一方面,东南亚环境史研究受到欧美环境史范式的影响,虽然关注环境运动、社会和文化分析视角、环境变迁等内容,但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南亚东南亚研究》投稿电子邮箱为:nydnyyj@126.com。来稿请附上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工作单位、电话和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以便联系。

来源/作者:《南亚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责任编辑:张雪